繁体中文版 设为首页加入我的最爱

參禪與覺悟(2011年8月4日宣講)

什麼是參禪?或者是為什麼要參禪?其實這兩個字,從大家一旦踏上修持之路,天天就會面對。因為咱們是三禪,參禪、行禪、坐禪,三禪合一。

那麼究竟是怎麼樣才是參禪呢?我們大家為什麼要參禪?現在咱們都是在俗世間,以前我們在山裏面,是一天到晚就在禪堂裏面的,那麼,是行走坐臥、一舉一動、一思一念都在悟,都在禪悟當中,也都在參禪當中。同時,我們的參禪,除了咱們一些有義參、無義參之外,更多的就是悟,參悟嘛。勘破參悟,那就需要禪定,需要打坐。參不僅僅是“有義”,就是咱們話對話的有義;這個“無義”,其實也包括了這個悟,也就是禪悟、禪慮,慮就是思慮的意思。這個時候,咱們禪定的功夫不夠,或者是入禪不深的時候,就會第一關最難過,我估計大家都已經經歷過,是腳酸疼,然後心亂;腳不疼就心亂,就有一種沒著沒落的感覺。不知道你們在打坐的時候有沒有這種現象?第一種現象就是腳痛,因為你要單盤,你要雙盤,長時間腳痛、麻;腳痛、麻過去以後,你這個心裏面就特別亂,就這樣無著無落一樣,這個時候,反正就是一種說不清楚的煩躁;然後,開始就出定了。

說這些,其實就是說參禪,其實這個禪悟在每天的點點滴滴。都是人,都是在生活當中,所以行走坐臥都不離禪。為什麼呢?為什麼非要去參悟這個禪呢?那我們就不能夠好好地“享受”這個人生呢?當然這個“享受”是打一個雙引號。為什麼要去深究人生?為什麼要去勘破人生?這裏有一個指向在裏面,很多人他會回答,什麼叫參禪,參禪為了什麼?為了開悟。開悟為了什麼呢?為了行菩薩道,廣度眾生,最終成就正等正覺。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是參禪的形式、過程和目的。參禪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參禪它不是論理,它是對一個事物、事相的入相;入相以後的無住,到了性空。那麼參禪為了開悟,開悟要怎麼說呢?怎麼樣才算是開悟呢?其實這個“悟”就是“覺”的能力。咱們說覺悟,開悟就是成就了覺的能力。

還有,這個“覺的能力”,在我們有生命的那一刻開始,是完全的一如,它是不增不減的,沒有絲毫增加,也沒有絲毫變化。這點大家就比較難以理解了。因為在現實生活當中,人與人之間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對社會的認知不同,然後形成了自己的一個價值體系、價值取向、行為方式。那為什麼有些人會那麼聰明,有些人會那麼笨拙?既然覺的能力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你從剛出生,這個覺的能力,和你活到老了,這個能力是不增不減的。咱們先拋開過去,就以現在來說,就是說,你出生的那一刻,你擁有的能力,和你最後走完這整個生命過程,你的所有累積、累加的,等等等等這些是一樣的,沒有增加一分,也沒有減少一分。這樣說起來,大家估計就理解不了。當然,應該也會有一些人理解。

說到這裏,跟大家說,這個“覺的能力”,它不等於知識,也不等於經驗,是覺悟的能力,也就是“佛性平等”的“覺悟能力”是一樣的。從你剛出生,到了一百歲,整個生命過程的每時每刻,覺的能力是一樣的。那為什麼就產生了我剛才所說的,有些人聰明一些,有些人笨拙一些?有些人很有經驗,有些人就沒有經驗?看起來,好像這位學的,學佛也好,或者人世間也很成功。我為什麼就比不上人家呀?恰恰就是因為這樣,恰恰你沒有通過去參,你沒有經過禪定,你沒有深入禪定三昧,所以你所擁有的一切,只是知識和經驗,僅此而已。也就是俗話說,你只是擁有了聰明,大聰明和小聰明,僅此而已;你並不具備智慧,因為你沒覺悟嗎。你只會有洞察能力,但是你沒有覺悟。就像你看問題很敏銳,學問題很快,然後你的行為、執行能力很強,這些只是你後天的這些知識累積的能力,僅此而已,和覺悟沒關係,和智慧沒有關係。那正因為這樣,人們就需要尋求覺悟人生的方法。這個覺悟人生的方法就是禪,通過這個禪悟,使自己產生了和尋回了覺悟的能力。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去找一本《佛說入胎經》去看一下。在《佛說入胎經》裏面記載的就是,我們從來到這個世界投胎受身,到這個時期生命的結束,乃至於到下一個時期生命的開始,我們擁有的覺的能力,從來就沒有變過。所有剛才所說的覺性的能力,也就是“佛性”,祂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本來就已經具足。我們到了人世間以後,為什麼會產生了很多的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和差別?那就是更多的人,他只關注於知識、經驗、資料,也就是經驗論。所以就會有凡俗之分,就是在這個地方呈現出來了。而參禪呢,是通過我們的這種有相三密和無相三密的種種的方法和次第,使我們恢復到我們本應本具有的這個覺悟的能力,也就是本具有的佛性。這就是禪定,也就是參禪。

也有人說,既然覺悟的能力是不生不滅的,是不增不減的,那麼修與不修也應該都是一樣的?是一樣的,這個覺的能力是一樣的,而不一樣的地方,是有些他能夠啟用,有些他不能啟用;有些人他可以啟用,有些人他不能啟用。能啟用的,他就是通過了禪定功夫,他能夠覺照啟用,也就是所謂擁有智慧,擁有神通力,所謂的轉識成智。有些人他不能啟用,因為他出生以後,他受到六根塵的污染,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界,通過感官的刺激、認知,然後去以感官刺激和認知,來作為他的取向、座標,以他的這個外相作為他認知的座標,所以他這個真正的本能,覺的能力,就不能啟用了。就相當於兩個人,各自懷了一顆明珠,有一個人他知道這顆明珠,他可以讓這顆明珠放光;有個人他不懂,所以揣在口袋裏,這顆明珠從來也沒有丟失過,當然也從來沒有啟用過。所以呢,分別,其實就是在這裏的分別。就是說,這個“自性”是存在覺悟和迷惑的分別。正因為這個覺的能力,也就是禪悟的能力,具有了覺悟和迷惑的分別,就像我剛才的比擬一樣,有一顆明珠,有人他能夠啟用,有人他不能啟用,他們的這顆明珠,一樣是不離不棄的,同樣的。

那就相當於我們平時當中,同樣的遇到一件事,比如說一句話,同樣的一句話,有時候可能言者無意,但是聽者有心。這句話對這個人聽起來,他可能是受用一輩子;對另外一個人,他聽起來那就是平白無奇,或者是嗤之以鼻。就像一杯水一樣,有人喝起來覺得冷,有人喝起來覺得熱;有人不想喝,有人渴了他就要喝,有人已經喝太多了,再喝也就是一個累贅。他只是在一個彼此之間,他懂得了一個中度的取捨,這個中度的取捨,其實也就是決定了這個覺性能力的體現。如果我們能夠使自己的生命形態,或者說使自己的思維和行為習慣,當然還是用生命形態比較貼切,能夠使我們時刻保持這種生命形態,去切入這種悟道和禪悟的過程當中,那麼這個覺的能力,它自然而然就會呈現出來,你就可以去直達根本。

所以現在修持很多法門有很多的方法是時間的長短、快慢而已簡單和繁瑣不同但是它都一樣的都是最終的指向就是起照、起覺使自身能夠覺悟能夠開悟。開悟了,擁有了覺醒的能力和覺用的能力,這就是轉識為智的過程,或者是生命圓滿的過程。

修持方法很多,當然咱們有咱們的方法,有人去念佛,有人參話頭,有人是起疑情,看話頭,持咒,甚至是數胎息,等等等等,不管是任何一個法門,不管是任何一種修持方法,它只要是以究達人生究竟為根本,它所追求的就是一樣的。所以,咱們在不斷參禪的過程當中,以量化上來說,咱們這個層次是越來越高了。從最初的參禪,就是論理、論對錯;到了一個過程,就是講經驗、講資料,然後,在此過程當中不斷地爭吵;而到現在,大家已經是逐漸地契入了心的感悟了。這個心的感悟,就是對生命的感悟,這就近一步了,而這一步已經接近到了禪悟的、禪覺和覺悟的核心,因為是直達、直面生死,直勘生命的根源。所以一步一步,現在大家已經是步入了這麼一個過程。

但是大家要留意的是什麼呢?他在一種境像裏不要執,不要去契入,不要去執悟。因為什麼呢?咱們在走路一樣,可能今天,現在某一種事相使你對生命的感悟有了一種新的認知,但是你不能去執著於它。參的過程當中,你的情緒,說白了,你的情緒不要執著於它,不要順著。你這個參,因為文字和語言本身它是無義的,只不過是你在參的過程中,你自己能夠從中真正領悟到,噢,原來是這麼回事,恍然大悟。別人一聽,唉,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也會恍然大悟。而這個過程當中,不受你在闡述這個禪意,或者你在表述的話題當中,所呈現出來的文字意和語言意,而這個文字意和語言意,它只是表述了一種表相、一種工具,而你的禪定,也就是說你的心緒、心情、情緒,是不能夠去被它所波動的。為什麼呢?很簡單,大家比如說參悟到,啊,昨天我有一個朋友去世了。這個時候,參悟是說,啊,人生無常,生死無常。那為什麼呢?他為什麼去世了呢?因為什麼原因,或者說為什麼那麼早?為什麼會死的那麼痛苦?這些就是參悟的過程,參悟的話題,而不能夠說,哎呀,我的朋友去世了,然後你把這個事相,直接地來引導和誘導你這個情緒,你開始進入了這種悲傷、苦悶的思慮當中。那你這個參禪,你參到最後,你就只剩了這個悲傷和這個苦悶的情緒,被自己越來越放大。這就是離參禪離得很遠了。

所以,大家以後參禪要留意的就是這一點,就包括我們現在要述說的,從一些人生經歷當中,在經歷的事相呈現出來當中,去提煉出,通過當時的事相,能夠感悟生命;感悟事相,感悟緣起性空;甚至是再低一點,去感悟因果。這就是參。而不能夠被這個語言意和文字意,來侵擾你本身內心的一種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覺性。這個,今天大家留意一下。

今天跟他們說,其實修持路一樣的,你走哪一條路,你皈依了哪一個宗,只要是你找到了你的本性,就是這顆明珠,那都一樣的。你不一定非要來皈依到我這裏,就近有很多寺院、很多高僧大德,大家都可以皈依。修持路上都一樣的,咱們可以參學,並非說你一定要皈依在我門下才行。第二,因為修持,就是使你踏上修持路以後,使你的生命越來越解脫,就是說,你的心境是越來越自由。然後,你對這個處相是越來越平等,就是說,心自由、心清淨,心清淨、相平等。怎麼說呢?你只要踏上修持之路,你自己的感知、切實的體會,你會充滿了法喜。因為你踏上修持路,所以你會充滿法喜,你的路就對了。

如果你因為修持以後你心裏面比以前更加的煎熬那麼你這個修持就出現問題。出現問題,那就是兩個方面的,一個,可能你修持的路子不對;二就是你皈依的法門不對。所謂修持的路子不對,就是說你修持本身沒有去以清淨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以平等相去面對你的修持路,跟所要面臨的坎坷、曲折,甚至是生死。你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會覺得你天天充滿法喜,今天苦一點也行,今天累一點也行,今天遭受到什麼樣的也行,今天兩眼一閉、腳一蹬,走了也可以。但是,你從相上你不一定會體現出平等,但是心裏面是清靜、如如,那你會充滿法喜的、充滿法喜。

如果你在修持路上已經出現了煩惱自己認為煩惱在增多或者比你修持之前的事情更多、更煩惱、更糾結、更痛苦這個時候那你的修持就出現問題了。第一個就是我剛才所說的,就是沒有契入這個修持的心印,你自性不清淨;再一個,你所修的法門不對,所走的路不對。就像現在一樣,有不少人因為修持華藏,所以他遭受了很多非難、痛苦,那麼對他來說,他的路子就不對了。

修持它是要充滿法喜的,你如果是因為皈依這個法門,而這個法門給你帶來了痛苦和煩惱,其實你就是皈依的這個法門有問題,也就是說,這個法門並不適應於你。我為什麼面對這一萬多人,我跟他們解釋,你就是皈依一塊石頭其實也一樣,只要你心裏面充滿法喜。所以,你沒有必要說一定要去捨近求遠,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去說華藏怎麼樣怎麼樣,因為大家也都知道,華藏將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

所以在修持路上,大家要留意一個,就是很多事情你沒有必要勉強去做的,沒有必要的,如果你在做的時候感受到了痛苦,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要停下來,你別去做。你比如說,現在我就在修持,可修持當中,我已經切實感受到,因為我修持,所以我帶來了更大的痛苦,你這個時候你別修持了,你給我就停頓下來,靜下來,然後你找一找,是路子錯了,是法門錯了,還是自身的問題?你找完以後,你再走,再走。其實你走任何一條路,它最終就是我剛才所說,參禪跟大家所說是一樣的道理的。只要你把自己解放了,就是對你來說就是最有效的!否則呢,你如果在修持路上、修持過程當中感覺到了痛苦,和切身的存在著痛苦,這個時候,你就沒必要去按照這個路去走。你就可以另辟歧途,走其他的路。一直到你能夠自己感受到心裏面充滿法喜,這就對路了。

師:三禪——坐禪,參禪,行禪。

禪,剛才說到了參禪。參禪,咱們在三禪當中的第一禪就是參。參禪,其實呢,因為它是在最後這個行、坐的一個基礎,坐其實也就是悟。你們有時候也在說參禪,也在說有義參和無義參,其實,對第一塊參禪的這個契入,如果是把握不好,下面那個其他的就無從談起。剛才說的一個是什麼呢?就是說不要落文字意,不要落言意,直契入這個意中的相,去破相來參,這才是走完了第一步。比如現在某個人說了一句什麼話,有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呈現出來以後,咱們在參的時候,不要去就他所說的話和所表述的、所呈現出來的文字,去揪住這個話和這個文字去參。而是要什麼呢?是要去參他的文字背後的深層的原因,或者是語言背後深層的動機,然後直接地去契入。他通過這個相,通過這個文字、語言所表述出來的相,咱們通過這個相,直接去入它的內涵,然後去層層剝開這個內涵,然後到了進入覺照階段。所以,參禪就是要這樣參的。

比如說生活禪,在家裏你兒子調皮搗蛋,然後你罵了他。其實呢,罵了他,你只不過是以罵他的形式,來體現出你真正的內涵的動機。你罵他的這個相,肯定看起來是不好的吧,兇神惡煞地罵他,可是你的深層動機呢,你是在關愛他、在愛護他,所以你罵他。那咱們參禪,你兒子就不能揪住,啊,你罵我了。而不去參你為什麼罵我?參禪咱們要參的是為什麼罵?也就是說,這個相裏面的東西,這才是我們參禪的無義參。也就是說,參禪,就是禪慮,禪慮就是“為什麼”,把這個為什麼透進去以後,把這個為什麼一放下,好了,就進入了悟禪的階段了。

學子:師父,您剛才說,把那個為什麼放下,那是因為自己心中願心起,或慈悲心起,就會放下。對吧?

:這個時候你三心具足,自然會放下;同樣,也只有放下,你才能夠三心具足。

比如說,我們有時候在生活上遇到了很多很多事物。你們接觸的人很多,這個人他說了一句話,他可能是正話反著說,或者是反話正著說,有的是心口不一的說,等等等等,那對我來說,其實你們有時候看啊,會覺得我莫名其妙處罰一個弟子。為什麼?因為你從相上看,他做的太好了,面面俱到,這個事情呈現出來以後,讓他去處理,這個呈現出來的事項,他在處理的過程中,幾乎是面面俱到,做的很好,說話得體,方法恰當,但是最後呢,是受到我很重的處罰。所以當時就有很多人不解,說明顯就是師父偏心嗎。

比如說,有時候兩個徒弟之間,他們因為什麼事情掐起來。其中有一個,他非常能圓理,把這個理圓得很好,使對方無從辯駁,也無可辯駁。這個時候,可能我會採取的措施是不一樣的,我會對這個“很正確的”、“很有理的”加以嚴厲的責備。當然不是普遍這樣啊,是個體事例,所以很多人他就不理解了,他說就是師父太偏心了,他說,你看,另外一個人啞口無言,都說不出話了,這個人說的多有道理,你幹嘛處分他?因為其心可誅!為什麼呢?他的話當中,他是以傲視、正確來辯解、來掩飾他本身的內心裏面的不軌,或者是以“對的話”來掩蓋“錯的行”。所以,對我來說,我很本能的,我就直接洞察你這句話背後的動機,你想什麼?你表達出來的,是你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掩蓋了什麼東西?這個時候我直截了當。

其實,咱們在參禪是一樣的,因為你們稍微留意一下,你們就會感覺到真的是很奧妙,很受用的。為什麼呢?你會直接的,不會被這個相所迷惑,而是對人對事,這個事相一來,剛才就是一個很抽象的比喻,就是一個人、一句話,表述方法和內心動機產生對立。這個時候,你如果是去參禪,打個比方,參他的這句話,簡直是太正確了。其實你要去參,他為什麼要這樣說?他承載的說這句話的心是什麼?這是從人相上、事相上,包括肢相、語言相,從事物的呈現也是一樣的道理。可能你們平時在為人處事,在工作當中跟人家有什麼樣的往來交往,當時呈現出來的各方面的情況很不利,相上很不利,但是你忽略了它為什麼不利?不利當中又隱含著什麼?這個時候你就會被不利牽著走,可能人家是給你一個煙霧彈,你就去了;或者是呈現出很有利,可是,人家是給你挖一個陷阱,嘗到表面上的甜頭,你就栽到陷阱裏面去。生活上有這個事情,比比皆是的。所以你們遇事時稍微的留意一下,因為你們已經具備這種能力了,你稍微留意一下,這個直達究竟,就直達他的本來是什麼,這就會很微妙,你就會很受用,這樣的話,你就直接契入到禪定三昧了。

學子:師父,我問問您,我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就是說您在,我在频道里打字的時候,我覺得相對還是定的住的;可是一講話的時候,還是覺得跟打字,以文字的形式發出來,心境是不一樣的。您說是著相了,師父相和大家的這麼多人的相,不是都是一樣嗎?

:嗯,咱們都一樣,其實我也是這樣的。講話和打字那是不一樣的,因為講話,他是一種隨機而應的,這個時候,你可能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思考;打字嗎,你還可以修改一下,有時間可以稍微的去理順一下表述方法。這個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在說話的時候,這個嗯、啊,重複很多,打字的時候就不會有,這個是一個很自然的。所以,你現在不要去掛住,打字和說話的心態不一樣;心態是一樣的,就是有某些方面的差異。

學子:師父,我現在明白一點,你看是對不對?就是當你心裏特別在意哪一樣的時候,或者特別特別牽掛哪一樣的時候,放不下的時候,可能就會在這一相裏頭設出一個事相,來看待我自己心裏如何對待這個事相,然後如何通過這個事相來修正自己的心境,來提高自己。我現在明白好像是這個理。不知是對不對,請師父開示。

:其實在意和不在意,實證就是一個深度和一個廣度的分別。這件事情在意,或者這件事情不在意,其實,這個事情本來是一樣的事情。為什麼它是一個深度和廣度的分別?也就是說,它是一個時空的不同,所以體現出了它這個時空作用,在不同時空對你的作用上,你表現出了對它的在意,或者是表現出對它的不在意,那這個事物本身它沒有什麼差異的。一旦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其實,在意,現在的在意,可能你明天就不在意。那麼在意與不在意,其實你契入當下就可以了。剛才所說,它是一個深度和廣度的不同,你契入當下這件事情,當下的時空,你必須得在意,那你就去在意了。沒有必要說,噢,我不能在意,那你就執著于不能在意了,你這個時候反而就不如法。如果當下的時空,明明你沒有必要在意,然後你還要以其他的時空點來對應說,這個事情很好啊,很應該的,我應該在意,那也就是不如法。

所以,在意與不在意其實一樣的,你不要在這個過程當中去執著。過程當中你別去執著,它是隨著不同的時空,呈現出來的不同的作用。所有在意與否,它對你的在意的作用力大與小,只在於當下的時空呈現,時空一過,那因緣就產生變化。因緣產生變化,那就是在意與不在意也就產生變化了。比如,以前我經常講,肚子餓了,你特別在意要吃飯嘛;肚子飽了,你不要想著,哎呀!這個飯很好,我得多吃。你總不能硬塞下去。你在意與不在意,也就是在當下去勘破它,不要留,不要把這個在意與不在意留到事後,留到事後去感慨,留到事後去想。這樣的話,你就會很自如。

學子:謝謝師父!今天晚上聽了師父的開示以後,我的心豁然開朗了。是的,因為我就是太在意兒子的前程。然後,自己心裏修持過程可能也執著於,唉,我要去做這件事情,忽視了他們的感受。也可能是我自己在做的過程中間,可能就像兒子說的那樣,你要作佛,我要做人。可能我在做的過程中間出現了問題,出現了偏差,給他們一種錯誤的感受。所以出現了這樣事相,在我面前,讓我這個心疼了好幾天。

:對啊,你兒子說他不想考研,其實,你從他內因去找,他一直想考研,他為什麼不想考研呢?他根本就不是不想考研,而是以“不想考研”來對你的某一方法、某一種行為的一種無聲的抗議。他的本意是非常想考研,比如說,我們往往就是,達到一個自己的願望,可能會採取一種完全相反、背離的方式,去讓其他的因素去扶助這個願望,用俗話來說是逼你就範,讓你放棄。其實這個時候,前提是你兒子他想考研,那因為他現在為什麼不考研呢?就是對你的某些做法他看不慣。那為什麼讓他看不慣呢?首先是溝通的不足。溝通不足導致的看不慣,這個問題就出在溝通的不足了。如果說已經溝通過了,那麼就肯定溝通的方法有問題。所以,你就從溝通的這兩個角度,一個是溝通,一個是溝通的方法,可能就能夠是兩全其美的。其實作為子女來說,孝順,一個孝,它體現在順,順父母的意嘛。他覺得你的追求、你的信仰是你的生命的支柱,他明白到是你一個最大的支柱,然後,你在堅守你的這個追求,和捍衛你生命支柱的時候,同時你又不去排擠他,你又能夠去接納、去關懷、去溝通。作為子女,他肯定不會讓你去痛苦的嘛,這是一個溝通方法的問題。

學子:是的,師父!我也好幾次的試著跟他父子倆溝通這件事。我也說,你們兩個也進去看一看,聽一聽,究竟我在學什麼?我在做什麼?他倆說:你聽周易,你聽就是論語,包括聽師父講的佛教這些東西。你為什麼不聽電視臺裏也是在講這些東西?你為什麼不在電視裏聽?為什麼要天天晚上在網上聽呢?他爺倆這樣跟我說。

:對呀,他們說的也是有道理的,並不是沒道理呀。作為人世間,他們對你提出這樣的質疑和質問,那就是人之常情的。對,你這個家庭當中,很多就像今天一樣,一天到晚,一直到天亮,他們就想,你為什麼就要這麼長時間?為什麼你就不能正常的在網上看一看,在起用其他方式、其他途徑你也可以學到這麼多的知識,也可以學到相同或者類同的知識,他們要求你去符合他們的方式和規律,他們就認為是可以接受的。那麼對於你來說,你就認為你喜歡在這裏聽,在這裏面體現出你的追求所向,或者追求的價值。

其實,那就很好辦了嘛,一個就是你的妥協,一個就是他們的妥協,另外就是相互的妥協。其實很好辦的,我為什麼說,修持上不要有太多的掛礙,或者說太多的痛苦。那就是,你如果認為他們不能妥協,那麼你無妨先作出妥協,你可以上網時間短一點,甚至你可以隔三岔五的不上網,你可以讓其他人去承擔分擔你一些事情,給他們留多一點空間和時間,這個時候他們就能夠接受了。然後你再慢慢地讓他們從你的身上能夠體現出,你在這裏面聽,確實他們能在你身上看到你的變化,看到你生活更加充實,你對這個家庭更加地具有向心和凝聚力,更加富有責任,更加的充實,更加的圓滿。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去思考了,他們就會,是啊,奇怪,她把時間、精力撲在這裏,確實她收穫很大,她變化很大。這個時候他們就得去思考了,這一思考,你就可以去向他們說,我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對我來說有什麼樣的作用?相信他們也都是能夠理解的。

就是說,你們不要形成兩種堅持和對立,這樣的話,其實你的家庭搞到最後就是,因為修持,搞到家無寧日。這樣的話,其實修持,那就路子有問題了。就像我剛才所說,要不就是(選擇的)法門有問題,要不就是修持路子有問題了。其實你們就是在解決一些凡俗間的問題,協調嘛,我認為是很簡單的事,我講完了。

學子:謝謝師父,實際上他們父子已經知道這個法門很好,也看到這裏的好處。但是,現在他們堅決反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說,政府不認可,我們是在跟政府作對。

:我們幹嘛要跟政府作對?現在是政府擔心我們在跟他們作對,或者是擔心我們會作對。但是,每一個華藏人都知道,我們憑什麼要去跟政府作對?我們憑什麼要去跟任何人作對?那就是你家庭對你的不理解,包括社會的不理解,包括政府的不理解。這些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通過我們真真實實地、一如既往地,我們做出我們該做的事情。就是這樣的,那大不了我不做嘍。這個時候就,哦,你們——。

你說家庭,因為你修持,你和睦了家庭,使這個家庭更加幸福。你在修持上,在社會上,他們一看:唉,華藏學子在社會上辟穀濟善、日行一善,那都是社會的建設者。站在政府的角度,唉,不像一些社會動盪啦,或者是一些明星出現混亂的時候啦。他這個學說,或者華藏學子,他能夠潛移默化地去引導眾人,去平穩、安心、安定社會,能夠符合社會。

就通過我們一步一行,切切實實地去做出來,早晚,家庭裏面丈夫、孩子,到時候:哦,對這個家庭是有好處的。社會人一看,唉,這幫華藏學子為這個社會、這個地區是起到推動和淨化作用的。政府來說,哎,這個華藏的學說,確實對穩定社會和化解矛盾還是有點用處的。那就靠我們自己真正去體現,去行證出來。隨著我們真正的去踐行我們的願心,這個說時間短一點嘛,可能就是很快被理解;說時間長一點嘛,那可能就是幾百年後、幾千年後總有人(理解)。總歸,自己理解自己就好了嘛。 


上一篇:了無掛礙(2011年8月3日宣講)   下一篇:“初用心”與“老用心”(2011年8月6日宣講)     返回主頁 > 禅修天地 > 禪師慧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