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版 设为首页加入我的最爱

思依無入有 悟依空入性2011715日宣講)

咱們曹洞的宗風啊,直面,大家依然是暢所欲言。佛法的修持是在於離不開在現實生活當中,因為我們都是處世,都沒有離開這個人世間,那麼也就是說,在人世間修持佛法,這個關坎必須要邁過去的時候,如何去平衡世俗和修持的關係?如何去看待出世和入世的關係?如何去面對已知或者認知和自性的關係?因為這個認知可能會決定一個人的成就。

既順緣、隨緣又何需修持?當修持次第境界與自我認知衝突時,如何兼帶?濁世風與清涼風如何兼帶?得失如何界定?

默照禪與看話禪在修行方法存在許多差別,在強調修禪的心理體驗方面,則是完全一致的,儘管它們要求體驗的具體禪境有不同。與文字禪相比較,這兩種禪法注重直觀體驗的“證悟”,即注重宗教的心理體驗;文字禪則注重知性思維的“解悟”,即注重通過學習經典而達到的認識轉變。實際上,作為整體的禪學,這兩個方面是相互補充的,拋棄任何一個方面,或者用一方取代另一方,都失之偏頗,既不利於禪僧的個人修行,也有礙於佛教的發展。當時許多有影響的禪師都認識到了這一點,力倡默照禪和看話禪的正覺正見。因而參修須知此為君臣同契之妙。

學子:

其實此刻上師已在引入“背理就事和舍事入理”之禪境了!!!望珍惜法緣殊勝!

禪要之最,在疑、在思、在悟。悟由入性,性明自可知面目

學子:

思是以外緣為參照,悟是依自性契入微妙,前為解,後為證。思依既有而參,悟依有無而契

師:

思依無入有,悟依空入性,乃生有無微妙。

本來無一物,因緣四大生而有,本原還無,故思依無入有。

有無皆由空生空滅,空中妙有,故悟不依色空有無乃能見性,見性則生滅隨度而微妙


上一篇:對境自照為覺 對境無心為悟(2011年7月14日宣講   下一篇:了無掛礙(2011年8月3日宣講)     返回主頁 > 禅修天地 > 禪師慧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