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版 设为首页加入我的最爱

持戒與護戒2011419日宣講)

習性與佛性有什麼關係?有些習性改變,有時是在特定環境之中;有一些習性呢,也就是佛性的回歸。這二者有本質性的區別。在特定環境之中改變習性,那就是你在特定環境當中形成了一種習慣,就是外力的作用下,但是這個不能恒久,你如果是本性的問題不解決的話,當這種外力的作用失去的情況下,你這個習性還能夠回來,還能夠找回來。所以也就是當你是真正地勘破這個所謂的習性的時候,你知道佛的手和驢的腳是一樣的,你這個時候習性那就可有也可無了。

那如果是沒有外力作用呢?

你說現在這個持戒,持戒如果不能護戒的話,沒有與護戒融合在一起的話,持戒它是在相對於持戒環境當中的持戒。那麼,如果是就象剛才說的吸煙一樣,在某一個特定環境裏面你不能吸煙,因為你吸煙的話,你會受到外力的約束,所以你就不吸煙。你這不吸煙的動機,其實是一個利益權衡關係,你知道吸煙的損失比不吸煙要重,而且是很明顯,因此,就是迫於這種外力的作用,所以你不吸煙。但是,如果一個根本戒不解決的話,一旦外力作用的因素消失以後,你覺得抽煙已經是能夠滿足你本身的感官需要,同時又不受外力作用,不受外部環境的制約和約束的情況下,那你也照樣會吸起煙來的。對不對?

如果僅僅是靠外力作用,僅僅是靠環境的話。比如有一些身體不好的,說“我戒煙了”,好像很偉大,其實他依然還存在一個利益的取捨問題,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吸煙的危害是他所承受不起的,他僅僅是在於,我吸煙了,我的身體會很糟糕,會死得很快,所以他就不得不戒煙。實際上他就是一種利益的權衡。那麼,他以前身體好的時候,他為什麼不戒煙?那為什麼要戒煙?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

持戒和護戒是要相融。因為你如果沒有護戒自性的話,你所有的持戒都是由於外力作用。到了你遵守某些規章、某些風俗、某些制度,你為什麼會遵守?因為你知道不遵守會受到懲罰。包括你持戒,你為什麼要持戒?你知道你如果破戒、壞戒的話,你要受到佛菩薩的,說是懲罰也好,或者說是失去皈依體也好。所以,這本身也是一種利益取捨關係。

所以你們現在可以討論一下護戒和持戒的關係。持戒就是戒律和根本戒的關係,比如說現在落在具體事相,在五戒當中,雖然只有五大戒、十小戒,但是它其中也派生出很多的東西。記得我以前給你們講過一個故事,就是說,善意的謊言算不算犯戒?因為在五規裏面是不妄語,當時素喜大和尚和素圓大和尚跟我的辯論,說如果是妄語的話,本身你就是壞了皈依體,你就是破戒,不管是善意還是惡意都不允許。那個時候我曾經反問過,我說,當時文化大革命時,紅衛兵來問你,木棉(袈裟)藏在什麼地方,你有沒有告訴他?他說,那我怎麼能告訴他!這時候我問他,你沒告訴他,你是不是犯戒了?他就吱吱唔唔,半天沒回答我。那你們想想,這時候是告訴他犯戒,還是不告訴他犯戒?不告訴他,又是打妄語了。明明在條文上已經說,打妄語本身就是犯戒啊,你明明知道,告訴他說不知道,本身就是妄語。從戒條來說那就是犯戒,可是你要護戒。對,這個時候你告訴他了,你就是犯戒;你不告訴他,因為這時候你是在護戒。

學子:善巧方便是不是護戒?師父。

:是一個部分。

學子:我覺得還不能叫善巧方便吧,這實際上就是——

:我不是說了,這只是代表了一層意思嘛。大家接著討論,為什麼這個時候,告訴他就犯戒了,不告訴他就是不犯戒。

學子:我認為這個戒,有條條框框約制的戒,不是真正的戒。象我們寺廟裏的和尚,有那戒條壓得很緊的,不准這個、不准那個,尤其是吃葷,他到寺廟裏他規規矩矩的,因為有戒律約束他了。但是他下到農村去做齋事的時候,他背後也在吃肉。這種戒,條條框框壓制的戒不是心裏的戒,那個戒是沒有用的。

:那就是剛才所說的第一層意思嘛,就是說所謂的守戒,通常是因為外力作用和外部環境的制約,所以導致他必須要持戒,不持戒他要受懲罰,這是第一層意思。第二層意思,當這個外部的制約環境失去的時候,能不能一如既往的持戒,這已經是第二個層次了。到了我們的心戒,也就是一切根本戒的時候,就是當持則持,當為則為。你如果當持不持,當為不為,這個時候那就是犯戒了。因為這個時候,受戒物件已經不同了。大家思考一下,比如說我剛才所舉的例子,說了不犯戒,不說了反而犯戒。

學子:這就是持戒和一切根本戒的區別吧?

:那肯定是這個區別啊,這裏面還是一個持戒和一個護戒的關係。

學子:就是說,從心性上來講,護戒是最為根本的。從持戒上來講,他當時如果是說了,他從保持一個小我的一個所謂的清淨的相,落點是落在自身不敢犯戒,自身的一個言行的相。那到護戒的時候,所護持的是正法傳承,是為了眾生的慧命。從這個角度來講,一個是他的落點完全不一樣的,作為菩薩戒來講,他是犯戒的,他為了一個小我的一點清淨相,而失去了對正法的護持。

:嗯,而這又很容易成為一些所謂的佛教徒的藉口。你看現在,原來在咱們群裏面就有一、兩個人,學了一點經書,然後就可以狂妄。在平時,你們可以看到比比皆是的,動不動就用什麼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啊,什麼佛在心中啊這些來做為藉口,然後不守戒律,來破戒。這兩者又是什麼樣的關係?

你甚至是可以說,在某些時候,你必須要以破這個“相戒”來達到護戒,但是當條件已經不需要的情況下,你還在破,這裏面就有不少人會落入這裏面,混淆概念,然後以此來掩蓋他自己的破戒,或者壞戒的一些行為。

所以對你們來說,你們應該如何去處理這三者的關係?或者怎麼樣去理解何為持戒,何為護戒?持戒是在什麼條件下?護戒是在什麼條件下?當持戒與護戒的條件不存在,或者已經失去了,你又如何去持戒,你又如何去護戒?一位大菩薩,他為了要成就正法傳承事業,可能他的行為有違于傳統的戒律,但是社會都能理解他,都知道他是在守戒。那麼反過來,一位大菩薩,他為了正法傳承,為了一大藏教,甚至為了去拯救生靈,他的行為其實是在護戒,而這個時候,恰恰全社會都在認為他在破戒,那你該怎麼辦?

學子:那就是天知地知,這種修行本身就不是去在人世間獲得一些鮮花與掌聲,他本身這種內心的正義是天知地知的。我覺得修行人他這種正氣,他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天地正氣的基礎上,我是這樣看的。

:那麼在這種環境下,在這種外部環境下,能不能護戒,能不能一如既往的護下去?先不要說你會上祭台,但是恐怕你會在很長時候,你會背著一個什麼破戒啦,什麼大魔頭啦等等的駡名,不僅是社會,甚至連佛門都會這樣認為你,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何為心戒了。你們現在看啊,在世面上,在寺廟上,包括在社會上,所謂的規章制度,所謂的法律法規,所謂的戒品,你們可以稍微的去留意觀察一下,這些一但失去了外部的制約,幾乎這些所謂的戒通通沒有,通通不存在。

學子:那他將會變本加厲的破戒。

:對,所以這就是心和相的區別了,這就是持戒和護戒的問題,這就是守法和護法的關係。

所以說咱們現在,比如在社會上說,要做一個守法公民。守法,其實任何人他都必須守法的,因為不守法他要受懲罰。那麼咱們社會上不會有人提出你要護法?每個人,他的第一個前提是他要維護法律尊嚴,你要護法。護法往往是要付出比守法更大的代價,因為守法往往是有了外部環境的制約,所以人們不得不去遵守。這個護法是要在外部環境失去制約的情況下,你還必須要去維護這個法的尊嚴,要去貫徹法的實施,這個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今晚我是很欣慰的,作為宗門弟子應該理解、應該明瞭何為持戒,何為護戒。所以你們一些人給出的答案,也不枉費我十幾年、二十幾年對你們的培養。因為在現實上,尤其是修持人很容易去混淆這個概念,也有一大部分人是有意故意混淆這個概念。當持戒的時候,他在講方便;當需要他無畏的時候,他在講清靜,在講持戒。所以就導致現在,其實嚴格意義上說中國沒有佛教,當然也沒有宗教。正因為世人,或者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它留給人太大的取捨空間,留給人太大的似是而非的自我開脫的語言條件,包括環境。

所以,我走了這二十年,我受到了無數的非難,遭到了無數的誹謗,遭到了無數的不理解,遭到了無數的迫害。走到今天,其實你們有很多人和我並肩走在一起,走到今天。那你們想一想啊,咱們如果是持的不是心戒,如果不是護戒,那我們可以找很多很多的理由使自己安逸,使自己放棄護戒,以免遭磨難,而且是不用我們去找,這個社會和環境它自然會給你找,讓你放棄護法,然後使自己去免於磨難。

正因為我們始終持的就是心戒,一大藏教的護戒,這個時候呢,“我”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一旦護戒,你已經沒有因為“我”,才要去守什麼什麼的,不是的,他已經沒有我了,用我們俗話說,已經是把自己置之生死度外了,他就只能是舍我其誰。

所以我剛才說的,你在護戒,你在護持的是一大藏教,這個時候可能會出現全社會都不理解你,全社會都在罵你,你能不能去護?這個不是靠嘴巴裏面可以講的,不是靠你能夠吹出來的。所以作為宗門弟子啊,你們有這個清醒的頭腦,至少說你們修持的見地已經融入了你們該融入的次第了,這樣的話,我為什麼說感到非常的欣慰,是這樣的。

因為你反觀,現在不管是在俗世間也好,不管是在佛門也好,有太多太多的人,該他去無畏承載的時候,他會跟你講修持是修自己,要清靜,要隨緣。哼,那麼當他處在安逸的狀態的時候,他就來一句佛在心中留,酒肉穿腸過,太多太多太多,我這入世二十年見的太多太多,見到自己無語。所以一個人趟開一條血路,欣慰的是我帶出了你們。

你們想想啊,當時我十九歲的時候是被逐出師門的,那也正因為我在護戒,他們說我在壞戒,是在破戒,所以我十九歲被逐出師門,那就是從河南嵩山,一步一步走回廣東惠來,走回家去,那時候我都不會回頭。那就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因為祖庭對你的不接納,一但祖庭認為你是離經叛道,那麼也就意味著社會認為你離經叛道,因為首先宗庭已經不承認你了嘛。那個時候我就背著全社會的唾駡,要背著全社會對我的非難,但是這時候我依然是義無反顧,一步一步走回老家,一年以後他們才認為,哦,你確實是這樣,才回來。

那時至今日,我們還在碰碰磕磕當中,但依然是在任何情況下,依然是我們在無我護戒,難道不是這樣的嗎?這兩天看到了我的以前曾經的學生,因為他所想像的,對我的不理解,因為某些人對他的一些做法,對他提出了批評。啊,這個時候開始就不得了了,就自己要怎麼樣怎麼樣了。你想想,哎呀,你連這口氣你都吞不下去,你還修什麼?修持那是大丈夫之所為啊,何況又不是委屈了你,又不是冤枉了你,何況你確實是犯了這麼大的毛病,何況是輕描淡寫的稍微說了一句,說了你兩句,你就那麼大的嗔慢心,那麼大的嗔恨心?那你還修什麼修啊?若是換在我們身上,面對著功名利祿,面對著一切的誘惑,面對著生死的考驗,我們依然一往如故,是一個火坑,我們還是微笑地跳下去;是一個地獄,咱們還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還是毅然決然地進去。那修持就是這樣的,那就不是玩花招掉花槍的。

所以持戒、護戒,你平時,我強調你平時該哭的哭、該笑的笑,該玩的玩、該樂的樂,當然,本戒你不能犯。當你需要去護戒的時候,那有什麼可以不放下的?我在前段時間,在給悟藍法號的時候,不是說一句嘛,入我門盡受磨難,你們幹嘛呢?你們又何苦?其實呢,真的入我門盡受磨難,因為我們不是在毗盧界,不是在極樂界,不是在靈山,我們在五濁惡世當中。在五濁惡世當中,你要去做一股清流,那註定你這一路是不好走的,但是你這一路也會無愧於你這此生的!


上一篇:禪定三昧精要(2011年4月17日宣講)   下一篇:善巧方便(2011年4月20日宣講)     返回主頁 > 禅修天地 > 禪師慧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