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生命科學實踐方法 >華藏心法五步法則

请下载安装最新版本falsh,以便你可以看到下面的flash

Get Adobe Flash player

人是小宇宙,人可以和宇宙的信息相溝通、相作用、相統一。要達到這一目的,使之成為現實,必須有一定的修持方法和理論指導,華藏心法是華藏全息生命科學的理論基礎。 戒、靜、定、慧、法五步法則,就是華藏心法的理論體系。讀者若結合行武禪師所著之《論心》,深刻領悟,定能有所收穫,甚至達到圓滿境界。

 

一、“戒”字訣

 

一切“戒”都必須發自內心,必須發自於內心讓地自覺地遵守,而不必去強制。在華藏體系定為“一切根本戒”,也就是必須遵守的指導思想。“戒”是進入華藏的根本。

 

五步法則的第一法則是“戒”。這個“戒”字,它不是佛教中的“五戒”,也不同於任何宗教派別的“戒條”。這個“戒”字沒有任何條條框框。在華藏體系定為“一切根本戒”,也就是必須遵守的指導思想。

我們說的“戒”,為什麼沒有固定的條文和方式、方法呢?因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有法律、法令。在人群當中,有道德規範,在一個公司也有章程和制度,也就是說我們在工作、生活、為人處事中必需有一些正面的約束。對華藏體系來說,“戒”沒有固定的條文和方式、方法。因為,我們知道,一切“戒”都必須發自於內心地去自覺遵守,而不必去強制。我們進入華藏體系,要求我們為人處事、言行舉止必須要符合正念,而這個正念不是給你制定出許多條條框框,但只強調兩點:

1) 要有高尚的社會公德。 如果你在社會上所作所為不符合正念,做有損社會公德的事情,你的思維信息可能會出現干擾跡象。即使沒有人知道,也可能會出現一些本能的反應,雜念紛生、心神不定。如果我們事事與人為爭,事事與人攀比,可能會破壞你內心的和諧,導致肝火上升,這會影響你進入“靜”、“定”的境界,甚至於產生某種疾病。如果你某一個指導思想、某一個念頭不符合社會公德,在修持當中,尤其對一些要激發功能的,對一些身體強壯的人,可能會產生反激的信息干擾。我們在處事和社會公德方面,如果能達到一個清、靜、正、淡,也就是說和氣,一片正氣。在社會中、處事上,能夠按著五步法則的第一個法則——“戒”,依照正覺正念對待一切事情,這時你的心靈深處會得到安靜。你會覺得在處事上問心無愧,那麼你在修持進入華藏體系的時候,就能心安理得,很快地入門。為此,我們強調這個“戒”字訣。

2)練功的指導思想是華藏心法應有的目的和態度。練功到了一個高層次,會產生種種超凡的智慧,以現代科學解釋,就是特異思維,特異功能。怎樣才能進入這個高層次?首先取決於指導思想——“戒”字訣。比如現在我們練一種功法,追求一種功能。你的目的符不符合“戒”字訣,符不符合正念,這是一個關鍵問題,決定我們能不能達到我們所追求的目的。在你習練的時候,是否想到一旦出現一種搬運功能,怎麼運用這種功能?是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還是去拿去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個社會公德的問題。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你都要符合“戒”字訣,都要符合社會公德和正覺正念。如果你違背自然規律,不符合正覺正念,就無法進入華藏體系。

一切根本戒,包括三個方面:

 

(一)回歸自然,天人合一

 

本性回歸于自然,讓我們的本性和宇宙達到共振。宇宙的本性是無始無終的,無始無終的本原是如如不動。

 

在傳統文化中,無論是佛家、道家,還是儒家,都強調人的身心和諧,天人合一。中醫學也強調身心和諧,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作用。

為什麼要回歸自然?我們知道一個極其簡單的道理,一滴水,它最好的存在方式是回歸于大海。在大海裏來發揮這一份子的作用和能量,生命才能永恆。如果一滴水單獨存在,脫離大海在陸地上,它的生命力就會在瞬間消失。一粒種子,它要萌芽生長,它最好的生長方式,就是回歸土地。根據生命的自相似性規律,一個人最好的生存方式,是回歸自然,融匯到眾人當中,在人群當中,作為一分子,發揮一個人的作用和潛力。如果一個人離開了社會,離開了人群,它的生命力也就瞬間消失。大家知道,萬物共融,各在其位,各司其職。我們生長在這個社會中,我們的生活、衣食住行,都是互相呼應。你為人人,人人為你,這是極簡單的道理。實際上它的內涵極其深廣。

從表面上看,“戒”好像是清規戒律,其實,不能從字眼上去理解。在宇宙中,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回歸自然,與自然相融,天人合一,是一個整體。重要的是弄清楚什麼叫宇宙,什麼叫天人合一。怎樣才能回歸于宇宙自然當中。這是一個關鍵。我們強調天人合一、身心和諧的觀點,是因為我們人本身就是一個小宇宙。那對我們本身來說,怎樣達到和宇宙共體,首先讓我們回歸于自然,回歸到我們的本性,並不是回歸到宇宙中去,而是強調我們的本性回歸于自然,讓我們的本性和宇宙達到共振。在現實生活中,人很難認識自己的本性,如果很難認識自己,又怎能理解別人、判斷社會的萬事萬物。人們也許會認為,我就是我,我叫什麼名字,這就稱為認識了自己。實際上你並沒有真正認識自己。能夠認識自己的就是道德修養的。對沒有修煉到身心和諧的人來說,怎麼能夠認識自己?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明天、後天要幹什麼事情? 如果我們沒有認識自己我們沒辦法回答這些問題。看了大多數人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因此我們可以說,我們對外界的認識,對別人的認識,都是站在一個角度去認識。所以我們要找出自己的本性,要回歸自然,尤其要強調這個“戒”字的概念。

人是陰陽二氣結成,在母腹中如如不動,這時才是一個真正的本性,當然還缺乏思維。為什麼說在母體中如如不動,才是真正的本性呢?因為宇宙的本性是無始無終的,無始無終的本原是如如不動。一個人在母體中十個月,沒有任何念頭,不吃不喝,不呼吸,為什麼還有生命?現代科學認為,嬰兒在母體中吸收母體的營養,但這遠遠不夠維持嬰兒的生命,尤其是呼吸,一個人一落地不呼吸就不能生存。一個人從生到死就是一口氣,呼吸停止,生命也就停止了。一個人未出生在母體中不呼不吸不吃不喝,有活力,能生存下來,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氣的概念有三:炁——是無極之氣,也就是說宇宙不分陰陽的時候;氣——是五穀之氣,父母陰陽二氣結合而成形,出生之後必然要吃要喝,就是五穀之氣;氣——呼吸之氣。這三個字同音不同字,概念也不同。人從陰陽化生到真氣,用五穀來維持生命,生命力從無始無終,無窮無盡,到有生有滅,回歸自然,就是從呼吸之氣回到五穀之氣,回到無極之氣。回到父母未生時的本性,這就是生命的過程。

人,作為一個小宇宙,必須遵循宇宙的法則。也就是遵循宇宙如如不動和化生萬物、包羅萬象這一法則。我們怎樣才能達到這一自然法則呢?正是我們今天所要做的事,是通過修煉,求得身心和諧、天人合一。修煉的過程就是通過“靜”來讓人體的生命和本性思維,達到身心和諧,回歸自然。

人體回歸自然的意義何在?前面提到的宇宙的生命是無始無終,宇宙的範圍是無窮無盡的。那麼我們人回歸自然這種狀態,是不是也無始無終,無窮無盡呢?可以說是的。

 

(二)人類的共融性

 

人與人之間如能和睦相處,以誠相待,對社會的進步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戒”字就是人類的共同性,也是共融性。

 

“戒”雖然沒有指定出很多的條條框框,但要修煉好,對一個人來說,在現實生活中怎麼處理好人際關係。作為人群中的一份子,這是“戒”強調的關鍵。

在社會中有社會公德,有很多規章制度,國家有很多法令,要求每個人自覺遵守。但是實際上,在社會上,在一個國家,再完善的法律、法令也還是有漏洞的。是不是因為有漏洞就可以鑽空子而不受法律制裁呢?當然不能。華藏的“戒”就是一切根本戒。就是說,華藏不設定多少條條框框,但是看要求修持者發自內心去持戒。人與人之間如能和睦相處,以誠相待,對社會的進步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就整個社會來說,從每一個人做起,從我做起,大家坦誠相見,開誠佈公,寬懷大度,沒有非分之想,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事業上,這將是人類無可估量的昇華,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這樣,你就可以回歸自然,天人合一。也就是說回歸于宇宙的自然法則了。從這個意義上看,“戒”字就是人類的共同性,也是共融性。因為做到了這一點,人與人之間就有了一個共融之心,不會有非分之想。做到了這一點,就能首先心安理得地進入“靜”字訣。

 

(三)意識、行為和願心

 

要有自利利他的精神,以萬物共存,萬物共融,以求人類共進和身心和諧。

 

先說意識。修煉的整個過程要求意念、思維符合宇宙大道。這點,決定我們能否達到修持的頂端,這是關係到華藏第三步法最高境界的極其重要、極其關鍵的問題。

修煉中的指導思想,是指功態中所帶的是什麼意念。比如我們練“三花聚頂”,要想像腹中的蓮花、兩掌心的蓮花、頭頂的蓮花,同時還要默念一個特音,這是功法、功理所要求的。因為蓮花在現實生活中,尤其在佛學中,象徵著純潔、無邪、高傲和智慧。我們修煉“三花聚頂”,想著蓮花,實際上“三花聚頂”的本名叫“花開見佛”。你意念當中如違背這一原則,尤其你在觀想符號的時候,不符合理法的要求就很難取得功效。所以,我們現實生活中,要有一個正確的指導思想。

修煉要自利利他,首先要把自己的身體通過修煉練健康了,激發自己的潛能,直到高智慧。接下來就是利他,為大眾解除病痛,利用我們高智慧為更多的人服務,讓人類昇華。改造社會環境,改變社會的不良風氣,這就是我們的指導思想。然後通過各種方法、方式修持,在自身形成特有的信息思維、宇宙能量。這時你的意念,你的一念當中,就能產生能量。只要你有了利他治療的思想,有了符合華藏體系的思想。那麼你的思想、意念可以化為能量、化為物質。你越為人治病,你的功能越提高。在華藏體系中,意念、思維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只要指導思想正確、端正,意識和思維就可以轉化為能量,改變物質。所以我們要強調正確的指導思想,端正目的。要有自利利他的精神,以萬物共存,萬物共融,以求人類共進和身心和諧。

對修煉華藏的人,身心和諧,其特殊思維會影響周圍的環境,影響他人。思維本身就是一種能量。如果大家彼此都有一個良好的意念,你的能力、特異思維都能夠提高。反過來,如果大家都給你一個壞的意念,那就麻煩了。所以“戒”字訣中,強調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目的,處事為人要和睦,與人為善,這樣在我們周圍會形成良好的信息場,有利於提高你的能力。

再說行為。行為和意念,二者相關聯,應該統一。行為受意念指導,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事與願違,心中想的和做的不能完全和諧、統一。你所願的不一定能做出來,而做的又不一定是你所願的。這就需要明察,判斷是非正違,取大舍小,對整個大局有利的便去做。注意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的條件,要抱有正義和正念,只要你的行為符合于大道,你的意念和行為,你的身心就能達到高度的和諧統一。

還有願心。目標和理想很重要。我們追求的目標、理想是什麼?每個人願心不同,所以不能夠說出一套固有的方式、方法和條文。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思想,我的願心與你的願心不同,我的追求和理想與你的追求和理想不同。但總的來說,追求的目標越遠大、越正義、越符合大道,你的目標就越快達到,你的功能也就越快地激發出來。

“戒”是一切根本戒,是目的,是主導因素、目標、理想。端正意識,行為至善,願心慈悲而遠大,具“一切戒行”是為華藏心法之根本。

 

二、“靜”字訣

“靜”字訣是很關鍵的一步,能不能達到理想的功效,就看你靜的程度深不深。治病和激發功能往往是在這種狀態下進行的。“戒”是進入華藏的根本,而“靜”則是在“戒”的基礎上開發功能。因此“靜”又是修煉過程中最難的一關。

我們強調“靜”是以“戒”字為基礎。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有很多問題你不得不去思考。心胸開闊的人想得少,事事計較的人就想得多。所以我們強調“靜”是以“戒”字為基礎的。怎麼以戒為基礎做到入“靜”呢?有以下幾點:

 

(一) 心無增減

 

從宇宙的本意來說,萬事萬物有始必有終。在現實中,每一件事物必有一個因和果的過程。必有生和死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對萬事萬物能夠綜合一個很明瞭的看法,對日常生活中這些微妙的變化要善於觀察研究。究竟是怎麼回事? - 宇宙萬事萬物化生的規律- “道”。

 

萬事隨緣,是我們堅持的一個原則。就是要把萬事隨緣逐漸貫穿到日常生活中去。每當你在盤坐時,外形看起來肅然不動,比較安靜,但實際上雜念叢生,思想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怎麼辦呢?

首先要萬事隨緣,才能心無增減。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最起碼對萬事萬物,對現在、過去、未來的一切牽掛必須暫時拋棄,應當給它一個明確、明智的決定。比如你入靜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念頭:明天有一個朋友要來找我,我見還是不見?這個時候希望你給予很堅決的回答:“見”或者是“不見”。有了這個念頭,這件事就會一閃而過。另外,還可以採取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的原則。每當我們入靜時,思維系統的某些神經被激發出過去輸進的一些信號,它在入靜的時候冒出來,怎麼辦呢?就是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來者不去管它,去者也不去管它。來的一個念頭是什麼意思,它的本質是什麼?我們一般不去追究。這樣處理問題,就會逐漸安靜下來。所以我們強調要從根本上解決,萬事隨緣,才能入靜。在日常生活中,為了生存,為了生路,還有前途、事業、家庭、朋友等種種因素,有相當一部分人不容易做到萬事隨緣。

為什麼要萬事隨緣?華藏體系有這麼一個觀點:從宇宙的本意來說,萬事萬物有始必有終,它是要涉及到許多學科來研究的問題。在現實中,每一件事物必有一個因和果的過程。必有生和死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有這麼一個認識,在日常生活中,對萬事萬物能夠綜合一個很明瞭的看法。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碰到這麼一種現象:你越是苦苦追求的東西,可能越是得不到。你沒有追求的東西不知不覺地悄悄跑到你身邊來。對日常生活中這些微妙的變化要善於觀察研究。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就又回到一個簡單的道理:宇宙萬事萬物化生的規律。

宇宙的化生或天地演化的規律是“道”。化生萬物是個什麼過程呢?天地生化之際,也就是說宇宙未判陰陽的時候處於一片混沌狀態。它一旦化生陰陽以後,萬事萬物也隨之化生。研究過“易經”和道學的同志都知道這麼一個規律“道生一、一生二。無機生太極,太極生兩儀。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化生過程是一個必然的規律,是必然的過程,不是偶然的過程。我們明確了這個問題,就清楚了萬事萬物的本原。從有始到有終,從有生到有滅這麼一個過程。也就不難看出,萬事萬物是一個必然的因果關係。可能有的人發生誤解,這是不是宣傳封建迷信?不是,這是客觀規律。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種因果關係的例子,你苦苦追求,越過本份,你不但得不到,可能還會惹來一身麻煩。如果這件東西本來就是你的,你不去追求它,同樣是會得到的。在現實生活中,有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凡是你苦苦追求的,就是你沒有的, 你如果得到了就不用去追求了。凡是我們在苦苦追求的時候,就是你沒有得到的時候。

再舉一個例子,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這麼一句話:一粒泥沙,包含著大千世界。這怎麼解釋呢?是不是大千世界就在這粒泥沙裏面呢?不能這樣理解。這只是要你認識到這粒泥沙的生死過程,它的生命過程,從這裏揭示一個規律——整個宇宙的運轉規律也不過如此。在現實生活中,在你的公司,在你的事業中,首先認識你的本性,該做的你去做,該得的不用去想它,很自然你必然會得到。在“戒”字法中,我們強調回歸自然,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行、住、坐、臥,乃至我們的學習、工作等等,凡是我們應該做的,付出的時候不帶什麼條件。你沒有付出也絕對沒有收穫。你學習了,必然得到知識;你勞動了,必然得到報酬;你與人為善了,也同樣會得到別人的尊重。所以我們所做的一切一切就意味著這是宇宙生化過程,必然經歷的過程,也就是從開始到迴圈終了,從終了迴圈到開始,反復不停地迴圈著。每一次迴圈的內容都有不同的變化,這是必然的過程,必然的結局。所以,我們強調萬事隨緣,是在日常生活中,認清一個必然規律。生死、死生、生滅是必然的運動規律。認識了宇宙的這個規律,你覺得該做的就去做,你該得到什麼不用去想,該得到就會得到,不該得到的你想也沒有用,這不是迷信,是宇宙運轉規律。對一個人來說,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那他就認識了自己的本性。就不會做不該做的事,不去追求非份的東西,不去做虧心事。做到了這一點,有了這個指導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在練功過程中,就不會有其他非份之想,沒有牽掛,沒有憂愁和煩惱。明確了這個指導思想,即使一下難以做到,在練功過程中,雜念也會逐漸地減少,直到沒有雜念,達到高度入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修煉過程中,我們強調萬事隨緣。只有萬事隨緣,才能心無增減。到了一個高的層次,就會“真空妙有”。即:思想上真空,就能求得一個妙有。也就是說:思想高度真空的時候,也就是最“有”的時候,任何事物在你眼裏都是一目了然,這就是大智大慧。

 

(二) 潔身正念

 

只有“戒”才能“靜”,只有真正“靜”,才能達到真正“空”,真空時生妙有。這也是事物的運轉規律。

 

這是“戒”字訣的要求,也是“靜”字訣的要求。只有“戒”才能“靜”,只有“靜”,才能真正“空”,真空時生妙有。這也是事物的運轉規律。

有一句廣為流行的話,叫“富貴思淫樂,貧窮起盜心”。一個人的物質追求和欲望永無止境。那些受法律制裁的犯罪分子——經濟犯、詐騙犯、盜竊犯等,他們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就是因為物質欲望強烈膨脹,無休止地追求物質欲望和感官快樂。這種人在物質上也許很富有,但並不是他們自己的勞動所得,他們在精神上是很貧窮的。當他無休止地追求永無滿足的時候,就陷進一個佛教中稱之為五毒中的第一毒——“貪”,就必然走向犯罪的道路;即使沒有犯罪,他們的人格就也是低下的。實際上他的身心得不到安寧,因為他必須時時刻刻地考慮用什麼手段才能得到一些東西,滿足物質欲望,所以整天他的心神都處於一種不安寧的狀態,精神也極為疲乏。另一方面,他的內心也極其自卑,在正義面前顯得很渺小。一旦受到法律制裁,就身敗名裂。這種人能靜得下來?靜不下來。有社會公德的人,可以做到富貴而不思淫樂,貧窮而不起盜心。

由於我堂堂正正做人,不欺不詐,潔身自愛,該得的我得,不該得的我不要,我們就從內心覺得生活得自在,問心無愧,活得心安理得,精神安祥。我們心靈已經淨化了,達到了華藏體系“戒”字要求,這時候你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大智慧,得到了你該得的東西,你也會因此而頓悟。

所以要突破“靜”這一關,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要符合大道法則。真正做到了,“靜”字關也就突破了。

 

三、“定、慧”訣

 

高度入靜,自然調動你的思維,調動你的大腦思維信息和能量,讓這些信息通過你高度入靜,很自然地在思維中呈現出來。這是入靜的一個深度,是一個靜的概念,但還不是“定”的境界。

 

為什麼定慧兩個法則相連?因為“定”能生“慧”。能激發出高能量的智慧,能激發出潛在的功能。平常練功中入靜不好,會感動時間過得那麼慢,肌肉發酸,心情煩躁。如果入靜,到了“定”這個境界,往往練功時覺得是一刹那,收功時發現,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所以“定”字訣這個概念可以超越時空,就是佛教說的“山上方七日,山下幾千年”。如果以定字訣概念來衡量時空,不難想像確實是這麼回事。

練功高度入靜的時候,就會自然感到時空概念發生變化,沒有時空的存在。在你的思維中已經沒有時空概念了,練功一瞬間,收功時幾個小時過去了。從“靜”到“定”這個境界是怎樣的呢?練功到“靜”這個層次,思維和肉體雖然處於高度入靜,但思維、意念還不是真正定在某一點,思維還會出現其他一些信息和念頭,這是很自然的。這時候雖然是靜,在靜中回歸自然,還其本性或自我的真面目,會很自然的從你的靜中和你的思維,靈感中會呈現以前或以後,過去或未來的某些人、某些事物的景象。因為你高度入靜,自然調動你的思維,調動你的大腦思維信息和能量,讓這些信息通過你高度入靜,很自然地在思維中呈現出來。這是入靜的一個深度,是一個靜的概念,但還不是“定”的境界。

 

到“定”的時候,可以把你的一切生物功能和心理狀態,以及思維中存在的時空概念定在某一點上,定在當時的境地。“定”使人的生理、心理,也就是身心超越時空,達到延年益壽。

 

到“定”的時候,可以把你的一切生物功能和心理狀態,以及思維中存在的時空概念定在某一點上,定在當時的境地。練功有素的人,歲數比較高,較長壽。還有神話中的高能量的大師,壽命都很長。達到“定”的境界,人的生理上的消耗就會完全停止,這時候時空概念也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了。一個人從生到死,就是一個不斷地消耗能量的過程。到最後精氣枯竭的時候,他就走向死亡。然而“定”的境界可以讓你的一切,包括思維、生理上的消耗完全定在當時的時空點上。這就不難想像那些大師,能活那麼大的歲數,能夠那麼長壽,其實是“定”的法則在起關鍵作用。

從以上這個道理,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定”使人的生理、心理,也就是身心超越時空,達到延年益壽。

進入“定”的境界,為什麼身心能超越時空呢?這個道理很淺顯,如果一個人當時是三十歲,他練功定他十天、二十天;這十天、二十天就沒有消耗,就沒有時空概念,身心沒有消耗,還是十天、二十天以前的他。從這裏可以看出,“定”字訣可以讓人的身心超越時空,從而達到延年益壽。

“定”為什麼可以生“慧”?有不少這樣的例子。許多大師,在修煉中出現“閉關”,在一定的時間內靜坐,不吃、不喝、不睡、不動,少則一兩天、多則幾十天。為什麼能這樣?就是因為這時他已回到他的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宇宙的本元,化生萬物,了斷生死。在如如不動中會遇到“化生”這一概念,便能夠了斷生死。而這個了斷生死,就是我們說的知道它的過去以及未來。我們時常碰到一個極普通但一般人難以解答的問題,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認識周圍一些人,是不是真正認識呢?其實我們並不是真正認識,只能說認識他們的表面,甚至連你自己也不認識自己。

 

通過“定”字訣,回到我們原來的本性,就是一念未動之時,萬物化生之際。這時才是自己的真正的本性,沒有虛假的真正的“我”。元神是一種虛擬、模糊、看不見但又確實存在,固有的永恆生機的一種物質。用我們的元神和本性來判斷世界的萬事萬物,要比現在的人的思維高出多少倍。

 

如果你認識自己,就應該從裏到外,首先看到自己的五臟六腑,皮肉筋骨。然後在看其他人。接下來,我們就應該知道生從何來,死從何去。這個人生的過程是怎樣經歷的,是怎麼走過來的,就一目了然了。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認識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認識自己,他只認識他的外表,只認識他的一部分,很片面的一小部分,不是一個全面。我們要通過“定”字訣,回到我們原來的本性,就是一念未動之時,萬物化生之際。在“定”字訣中,有一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它概括了我們人的本性。一種虛擬、模糊、看不見但又確實存在,固有的永恆生機的一種物質,這就是我們的元神。我們的精神思想,我們看不到。但是我們所想的一個問題確實存在,而這些我們無法看清楚,為什麼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天成象”是說一種恍恍惚惚的物質,它可以化生萬物,化生任何事物。我們現在的思想,思維是後天的,是背離本道的,是人為的,不是我們先天的本元,不符合道。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思維能夠指導我們完成一件事情。到最高層次,我們本來的元神、道和生命比我們現在的認識能力要高級得多。用我們的元神和本性來判斷世界的萬事萬物,要比現在的人的思維高出多少倍。這就是經過修煉開發的大智大慧,比平常人高超的智慧。 這種高超的智慧潛能,我們人人都有,但要經過修煉,按照華藏五步法則,由“戒”到“靜”到“定”,從“定”字訣回到如如不動,這種潛在的功能就能激發出來。問題是,人們沒有經過修持,這種潛在的功能被掩蓋了。如如不動的本元,被後天認為的思想掩蓋了。這就造成了你所做的一件事,你的念頭,決定你要去做。同時,還有一個念頭在衡量,究竟去還是不去?對一個人,從你的語言,從友情,從人際關係,你對他特別和氣、特別和睦。但是你的內心往往對所做的並不是真正的願望,這就出現了兩個自我。其實這兩個自我都是虛假的,真正的“我”還沒有呈現出來。比如突然來了一個遠方的朋友,從交際這方面要去看望,要去應酬,而內心並不願意這麼做,此時,你已經失去你本來的面目。

我們強調“定”字訣,通過“定”字訣達到一念未生之時,如如不動之際。這時,才是自己的真正的本性,沒有虛假的真正的“我”。你看到的一切,得到的一切,全是真正的。這些都是我們所說的大智大慧潛能所在。在“定”字境界中,可以達到“法眼通”。六通中有一種叫宿命通,為什麼叫宿命通。就是剛才說的一切事物,它的生死過程,能一目了然。沒有達到這個高智慧,用人為的思維判斷思考,用邏輯的方法去分析,往往不是十全十美,往往分析錯了。因為你站在一個角度,沒有看到另外一個角度。

“定”字訣和“慧”字訣,這兩個訣是相關的。真正進入“定”,就必然大智大慧了,必然能超越時空,回歸自我,智慧也就隨之而來。“定”和“慧”是在“靜”的基礎上形成的。如果沒有達到“靜”,就不能達到“定”;而“靜”又是以“戒”為基礎的。“戒”為一切的根本,“戒”的基礎打不好,就難以達到“靜”,“靜”的基礎打不好,就很難進入“定”。這就是說,只要大家在“戒”上打好基礎,那麼“靜、定、慧、法”都會隨之而得。

在華藏體系中,最高層次是“法”字訣,也就是“佛眼通、漏盡通、神足通”。這是我們共同追求的高境界。“戒”字基礎打好了,符合“戒”字法則,你就自然隨之進入“靜、定、慧”,最後達到“法”的境界。

 

四、“法”字訣

這個“法”字訣是功理和功法一樣,理法相同。這個“法”字訣的理論代表了華藏五步法則。華藏五步法則,最後一個是“法”字訣,是我們練習華藏的最高境界。“法”字訣的概念有以下幾層意思:

1. 回歸和追求宇宙的本原,也叫自然之法。

2. 法無定法,也就是沒有方法,先從法進入到無法,進入方便之法。

3. 正覺自性,一切法,一切圓滿,是我們追求的最高功能態,最高功能層次。

 

1.自然之法

“自然”之法,就是如如不動,不生不滅。這是一個“自然”的修煉過程。你沒有進入華藏體系,就很難達到“自然”之法。

什麼是“自然”?說起來既簡單又極其奧妙。比如肚子餓了就想吃飯,困了就想睡覺,這就是自然。你也許感到這是天經地義的自然,但是我們是否可以從這這個自然的概念中去追求更高級的自然?不要人為的自然。我剛才說了,肚子餓了就吃飯,那麼能不能肚子不餓,不吃飯,這是不是自然呢?也就是一念未動、如如不動這個自然之法。平常所說的精足不思飲,就是不想吃。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來兩個法則:一個是餓了就吃,一個是不餓就不吃。相對說來,是哪一個法則更符合自然法則呢?我們想一下,應該是不餓就不吃更符合自然的法則。我們曾說過回歸自然的問題,你餓了就吃,不餓不吃,不要人為地追求,不要違背自然法則,因為你餓了你就吃,不餓就不吃,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道理。自然本來的含義是宇宙。那麼,我們能不能肚子不餓就不吃飯呢?這個“自然”遠比我們肚子餓了就要吃飯自然得多,這才是我們追求的宇宙本原,自然之法。我們追求的“自然”不是人為的自然,而是一切相當本原的“自然”,本性的“自然”。就是回到我們所說的“靜”字訣、“定”字訣,如如不動,一念未生之時,這時候我們的一切法則才是真正的“自然”。

我們能不能做到這個“自然”之法呢?不通過“戒、靜、定、慧”這四個層次的修煉,不達到“自然”的築基,不可能達到“自然”之法。我們通過根本一切戒,進入如如不動,到超越時空,到大智大慧,再到法無定法。“自然”之法,這是一個“自然”的修煉過程。你沒有進入華藏體系,就很難達到“自然”之法。你也許認為,人的吃、喝、坐、臥,都是符合自然的。經過修煉,你應該體會到,我們以前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既是“自然”的,又是違背“自然”的;我們通過修煉,可以達到絕對的“自然”,符合于先天本性的“自然”。通過“戒、靜、定、慧”字訣的修煉,我們可以回到如如未動的時候。這時候,人的生理和心理已經進入一個高層次的調整,時空概念已經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變。超越時空,完全可以進入到未生之時,這樣,我們就能符合“自然”之法。

自然之法,就是如如不動,不生不滅。不生,因為它沒有開始,你不知道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時間如果有開始,那麼,“開始”以前又是什麼?還是時間。所以時間沒有開始。時間“終了”以後又怎麼樣?還是時間,所以時間無始無終。因此,我們通過修煉,追求“法”字訣的第一個概念,就是如如不動。“自然”之法就是超越時空,無始無終的概念。進入這個層次,才能達到我們平常所說的超凡入聖。

我們用怎樣的指導思想來對待這個“超凡入聖”呢?怎麼叫“超凡入聖”?就是說經過修煉達到這個高層次,修煉者的一切功能、特有思維、身心跟常人完全不一樣,具有超凡的功能,就是我們常說的特異功能,即一個常人所不具有的功能。這就是我們“法”字訣的第一個概念 -“自然之法”。

 

2. 法無定法

怎麼叫法無定法? 我們已經在“戒、靜、定、慧”中已經強調了,已經有了這麼一系列的手段來追求這個最高的、最後的層次,這是一個主體工程。我們所借用的一切手段,一切方法,最後達到我們的最高的終點——“法”的時候,萬物已經形成了,固有了,它自然就達到一個固定的境界。既然已經達到這個固定的境界,它也就再沒有任何特定的方式,也就是說無定法。

我們打個比喻,一個茶杯,我們在製造它的時候,首先給它設計,然後通過一系列的製作過程,用一定的時間造造這個茶杯。當我們把這個茶杯製造成了以後,它的功用就無法定了。它不是限定在一個概念之下,我可以用它來裝水,也可以用它來裝其他的東西,比如裝米或裝沙子,或者把它來當做一件裝飾品,你怎麼用都可以。這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只不過是一個過程,一個必經的過程,最終你要達到的,就是要製造這個茶杯。茶杯造成以後,製造它的方式、方法也就沒有意義了。這個茶杯的應用也就是“法”無定法了,完全在你的一念之中。隨著你的一念,你想怎麼用它就怎麼用它。也就是說,只要經過修持,能達到目的,回到本原,世間的萬事萬物,包括一切的神通、功能,對你來說已經沒有什麼特定的方法。“法”在你的一念之中,你想怎麼辦就怎麼辦。你所想的就是“法”,沒有固定的方法、方式、手段,也就是我們所強調的心外無它法。華藏體系,通過一系列修煉,達到最高層次“法”字訣後,從你築基到“法”以後,你所經過的一切都是空的,都不是實在的,只不過是達到最高層次“法”的手段而已。我們追求到這個最高層次“法”以後,那些方法、手段都失去了意義。它是你回歸“自然”的一個必然過程,是方式、方法和手段,而真正的本意在這裏——法無定法。

華藏體系是法無定法,它各方面的功效、功能都沒有說必須怎麼做。它在於發現、激發人潛在的功能,讓人擁有“法”,而不受“法”的限制。讓人把握華藏體系,又不受華藏體系的限制。到那個時候,就是已經掌握了華藏體系。所用的方法不見得就是華藏教給的方法,但又在華藏體系之中。進入了華藏這個體系,掌握了五步法則,達到最高層次,所產生的法都在一念之中。宇宙化生萬物,一切事物都在宇宙中化生。因而它就應該沒有什麼固定的方式。華藏的特點就是把主要的法則教給你,你掌握了它,一切具體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因人而異,你想怎麼用就怎麼用,完全在一念之中。所以法無定法,萬法在一念之中,心外無它法,因人而異又包羅萬象,無始無終、無窮無盡,抓不到、摸不著。你的法,別人想抓也抓不到,想拿也拿不走。

 

3. 正覺自性一切法

 

正覺就是正念,就是覺悟,自性就是我們的本性。本性是清白無邪,無私無欲。如果我們做出一些事不符合大道,比如貪欲支配本性,無邪的本性就被掩蓋了,魔性便增長了。所做的都是魔性的體現,而不是自性的體現。

 

通過一切手段的修煉,達到法無定法,一切手段都沒有意義了,想怎麼做,只在你的一念之中。這“一念”是什麼呢?就是正覺自性一切法。

既然沒有定法,怎麼還要回到正覺自性一切法呢?怎麼還要強調這個法的概念?這是說我們首先要有正覺自性,就是說你所說的法的概念,所應用的方法,你的一念,你的一舉一動都必須符合正覺自性,才能叫“法”。

在現實生活中,掌握了超凡的功能,掌握了一些特殊的方法,你要怎麼用呢?可以善、可以惡、可以真、可以假、可以正、也可以邪。通過五步法則的修煉,符合宇宙大道、符合至善至美,才能達到“法”的最該層次。德和功是並行的,有德才能達到“法”的境界。

達到“法”的境界以後,你能不能奉行呢?奉行華藏體系的一切?你這一念,你這個法怎麼用就是華藏體系的關鍵。這就又回到“戒”字訣了。在講“戒”字訣時,我們就探討了這個問題。就是說,我們達到“法”字訣的境界,你具有了某些功能,這些功能可以有利於人民,為人類造福。當你的指導思想不符合這個“戒”字訣,這個“法”又可以起到相反的作用。只要你一動念,這一念不符合宇宙大道,不符合法則,那麼你這個法已經沒有法了。就是回到了“餓了吃飯”這個自然,不能達到“不餓不吃”這個更加符合自然的“自然”。這樣,你的一切法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已經不起任何作用。

就是我們現在要強調的正覺自性。一切法必須出於正念,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你必須為人民服務。如果你學這麼多法,去爭名奪利,謀取暴利,去坑人、去詐騙,手段還比別人高一點,墮落到這個地步,就違背了華藏體系的第一個法則——“戒”,也就前功盡棄了。苦苦的追求一輩子,苦苦修煉一輩子,修到“法”字境界,動了不正之念,就要墮落。就要回到比平常人還要低的層次。如果是違法亂紀、觸犯法律,還會受到懲罰。所以,在修持過程中,在“戒”字上不打好基礎,不時時奉行一切根本戒,就會墮落。一切功德付之東流,前功盡棄,甚至身敗名裂,這是我們必須時時警惕的嚴肅問題。我們把這個嚴肅的問題定為正覺自性。正覺就是正念,就是覺悟,自性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是清白無邪,無私無欲的。如果我們做出一些事不符合大道,比如貪欲支配本性,無邪的本性就被掩蓋了,魔性便增長了。所做的都是魔性的體現,而不是自性的體現。

所以,我們強調華藏從“戒”字訣到“法”字訣,從自然之法到法無定法,一切方便之法,最後,必須是正覺自性。這就是我們追求的大智慧。所以,華藏五步法則,從“戒”字訣到“法”字訣,從“法”又回到“戒”,可見“戒”字訣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通過苦苦修煉所擁有的一切超凡功能,我們的言行舉止、日常處事都必須符合“戒”字訣。只要處在人群中,與人相處,都必須符合“戒”字訣。一切必須是以正覺正念為前提,這樣才能德高功自高。歷來功德並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極普通的道理。一個人功能不論多高,違背法則,墮落犯罪,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和意義。一切法必須取決於正覺自性,一切念必須取決於正念,這樣才能永恆。對人類、對自身、對未來,才能趨於永恆。我們強調“法”和“戒”並行,功和德才能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