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版设为首页加入我的最爱

行武說禪-#佛法入世#系列(2013年6月)

人天乘戀世;聲聞、緣覺乘出世;菩薩乘是入世而不戀世,出世而不獨善其身。五乘佛法以人天乘為基礎,次第進趣於大乘而直達佛乘,所以人天乘是佛乘的初階,而佛陀出世的真實意趣,主在化導眾生由人乘直入佛乘。行者若依五乘佛法循序漸進修行,必可證得真如法身。

佛陀說法,善舉譬喻,善用詩偈,常把相關內容作成佛教法數,如三法印、四聖諦、五根、七菩提分等,以便聽法的人容易記憶。後世弟子將三藏典籍,就佛陀說法的方式、文體及內容的不同,分為十二部類,即一般所謂的十二部經,又名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中,其中的契經、重頌、諷頌,是從經文的體裁來立名的,其餘九種是從經文所載各別的事義而立名。從多分義攝來說,契經、重頌、記別、諷頌、自說、譬喻、本事、本生、方廣、稀有是為經藏;因緣是為律藏;論議是為論藏。又此十二部究竟攝於經律論三藏之何者,諸論亦有異說。

三藏十二部的範疇從三千大千世界的成住壞空,說到人一期生命的生老病死;又從小乘法說到大乘法;從森羅萬象的客觀世界,說到內心的塵刹無明。從時間上能貫穿三世因果,從空間上則橫遍十方世界。三藏十二部所記載的是戒定慧三無漏學,吾人若依三無漏學修行,必能脫離生死輪回之苦。

記錄佛陀教說的典籍,稱為經典。有了經典的結集,正法得以源遠流傳至今。關於經典的來源,根據《長阿含·遊行經》記載,佛陀入滅後,弟子們頓失依怙,竟有一愚癡無智的跋難陀比丘卻興奮的表示,從此再也不必受佛陀的戒律約束,而得以為所欲為。大迦葉聽後極為痛心,為防患未然,因此決心結集佛陀的言教,以令正法久住。

大迦葉首先邀請摩揭陀國阿闍世王擔任護法,並挑選五百位有德有學的上座比丘,前往王舍城附近毗婆羅山的七葉窟從事結集經典的事宜。大迦葉令持律第一的優婆離誦出律。於三個月內每天陞座誦出戒條,共八十次誦畢,編成一部《八十誦律》,此為一切戒律的根本。

《八十誦律》是由八大部分組成,合併稱為「五篇」。這些戒條是佛陀根據當時僧團所發生的具體過犯而制定。後世學者依此根本律,再推演發展出《四分律》、《五分律》。惟目前《八十誦律》早已散佚而不存。

多聞第一的阿難則誦出經()藏。阿難將隨侍佛陀在不同時間、地點,對不同根機的眾生所說的教法憶述,這就是經典開頭首句「如是我聞」的由來。在座比丘對阿難講述的內容,凡是認為符合佛陀言教者,即表示認可;認為有所遺誤者,即提出糾正、補充。如此透過大眾共同審定,合誦出來的法,就是流傳後世的《阿含經》。

四部阿含成立次第,依序是《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雜阿含經》是四部阿含中最早成立的,基本上是言行錄的體裁,記述佛陀和弟子們的修行與弘法活動。經中揭示緣起、十二因緣、三法印、四聖諦、四念處、八正道等佛教的基本教義。

《雜阿含經》的核心內容是說明現實世界中人生的苦惱以及去除苦惱的方法,也都是人間佛教思想的淵源。本經不重玄理、義解,而重修行實踐,因此誦讀此經,有助於現代人的修行。

《中阿含經》主要論述四聖諦、緣起等基本教義,闡發無常、無我等宇宙真理,更述說各種修持方法,以及與涅槃解脫之道的關係。因為此經比較深入且詳細論述小乘佛教基本教義,所以後世認為此經是闡發深義的經典彙編。

《長阿含經》與其他三部阿含一樣,除了記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外,其獨特之處在于破諸外道的異說。如《弊宿經》、《阿摩晝經》、《裸形梵志經》等,均詳細記載著早期佛教破斥外道的主要內容。

《增一阿含經》是四部阿含經中最後編纂的,主要內容除含括有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佛陀本生、諸弟子本事、制律因緣和戒經教義外,並有種種菩薩意義的演化、空義的發揚、他方佛土的出現等大乘佛教的思想。

佛經漢譯源于東漢,發展於六朝,大盛于隋唐。東漢明帝夜夢金人派蔡愔、秦景到西域取經,並迎請迦葉摩騰、竺法蘭到洛陽,譯出《四十二章經》等五部經,這是中國最早的佛經翻譯。

初期經典的傳譯並非直接從印度而來,而是從大月氏、康居、安息等西域諸國間接引入。漢朝到晉代,約有六十餘位譯經師,最著名的有安世高、支婁迦讖、支謙、曇柯迦羅、康僧會及竺法護等人。當時翻譯所根據的經典,大都是由西域當地的語言或文字寫成,通稱胡本胡語經典

這個時期佛經翻譯的特色,主要有大小乘兩大系統:一是以安世高為代表的小乘禪學派;一是以支婁迦讖為代表的大乘般若學。因此,早期傳入中國的佛經,可以說是大小乘同時並行。

從東晉到南北朝之間,譯經初期多為私人小規模的組織,後來逐漸受到國家重視,開始出現較大規模的譯經組織,使譯經事業更加蓬勃。譯經師大都來自印度,精通梵文,兼解漢文,主要代表人物有鳩摩羅什、佛陀耶舍、竺佛念、曇無讖、求那跋陀羅、真諦、佛馱跋陀羅、僧伽提婆、法顯等人。

此時期譯出的經典主要有大小乘經論、大小乘禪經、密教經、律典等,內容廣泛,涉及印度佛教各個流派,特別是當時在印度盛行的大乘空、有兩大學說,直接促進當時佛學思潮的發展。此期譯經的特點是傳譯較完備,譯經師有系統的介紹佛經,分判不同宗論著作,確立翻譯文體,翻譯作品不求華美力求切合原意,這是漢譯佛經的進展期。

唐朝時代是譯經的全盛期,典型代表是玄奘、義淨,他們不但精通華文、梵文,佛學造詣更是博大精深,且以朝廷力量設置組織完備的譯場,進行大規模的譯經事業。特別在唐太宗時期,為玄奘大師開設譯經院,譯經者達三千人之盛,這是中國譯經的顛峰期。此外,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翻譯了大量的密宗典藉,也是這個時期的特色。

唐德宗後,唐武宗、周世宗壞法,佛教一息僅存,直到北宋時期,朝廷採取保護佛教的政策,極力提倡中印文化交流,此後從中國到印度求法者很多,印度、西域來華的僧侶也不少。尤其宋太祖、太宗詔立譯經傳法院于河南開封(國都),延請施護、法天、天息災等人譯經。這一時期譯經事業更盛,且臻于完美。

佛教經典的翻譯,對於佛法的傳播貢獻至钜,這些譯出的經典,經過各代的匯整、刊刻,逐步成為大藏經,流通至今,這是中國文化史上一件偉大的事業。加以東晉道安與南朝梁代僧佑大師先後編制了經典目錄,對佛典的整理,佛教文化的保持,更是具有開拓性的重大貢獻,對於後世佛法的弘傳,影響十分深遠。

在佛教尚未興起以前,僧伽一詞早在古印度社會中普遍使用。當時印度社會依職業性質成立許多不同的團體,屬貴姓及富賈的這的團體即名為僧伽,乃至當時所有的政治體制,也都稱為僧伽。這些在社會上通用的名稱,後來被宗教團體吸收、引用。佛陀證悟之後,至鹿野苑度化憍陳如等五人出家修行,佛教僧伽依此成立。

有廣義僧、狹義僧、勝義僧、現前僧等不同的定義。根據《大莊嚴法門經》說:出家非外相出家,乃內心的發心。因此,菩薩出家的真義在於:
1.
發精進心斷除煩惱,並非剃發即能代表出家。
2.
為斷三毒,勤修三學,並非披上染衣即能示現出家。
3.
非自持戒行,乃令所有眾生毀戒、受戒者皆住淨戒中。
4.
非獨住阿蘭若處獨修,乃能於生死流轉中令眾生智慧解脫。
5.
非自身守護律儀,乃能廣起四無量心安住眾生。
6.
非自身修行聖法,乃令眾生增益善根。
7.
非自身得入涅盤,乃令眾生亦得入涅盤。
8.
非自身除煩惱,乃能護一切眾生不起惱害心。
9.
非自解身心束縛,乃令眾生束縛解除。
10.
非自解脫生死怖畏,乃能解除眾生生死怖畏。

初期原始佛教時代,所謂僧伽乃專指出家眾而言,尚不包含在家信徒。從廣義來說,僧伽,則是指佛教全體的教團。佛法的弘傳,人人有責,但是在家信眾畢竟有眷屬親人的牽絆,不易脫離親眷束縛,所以佛陀把正法久住世間的責任託付給和樂清淨的僧團。僧團畢竟是修身養性,陶鑄聖賢的大冶洪爐,是住持正法,度化眾生的集體力量。僧團的重要,由此可知。

出家也有四種不同:1.身心俱出家:于諸欲境,心無眷戀的比丘。2.身在家心出家:受用五欲,心不耽染的居士。3.身出家心不出家:身著僧裝,心猶戀俗的僧樣。4.身心俱不出家:受用五欲,深生耽染的俗人。《八大人覺經》說: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亦即開示在家信眾,身雖未能出家,心要常常慕念出家僧眾的清淨生活,要能有一部分過出家僧眾的持戒生活,以保持人格的清淨。

 

上一篇:行武說禪-#佛法入世#系列(2013年5月)   下一篇:行武說禪-#佛法入世#系列(2013年7月)     返回主頁 > 微博专栏 > 行武说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