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版 设为首页加入我的最爱

虛實、陰陽、精神與物質

精神和物質,對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精神和物質是一個統一體,是不可分割的。因為物質這兩個字就代表了一個虛和一個實。有形可見的,我們把它稱為物,因為看得見、摸得著;而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有特殊功能,並且客觀存在,我們把它叫做質。所以,物質這兩個字,就是一個虛和一個實的結合,既然是一個虛和一個實的結合,就不應把精神和物質兩者對立起來。比如這個茶杯,它是物。它的實體,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而它的質,它的虛部,則是我們需要,並在實際中能夠用得上的功效。任何事物都是這樣,它必然是虛實、陰陽相融的。虛的一方面,其應用價值比實的方面要廣大得多。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留心看,便會發現任何一樣東西,應用廣的都是空。比如這個茶杯,如果都是實體沒有空,它就沒有用了;汽車沒有空,是一堆鋼鐵就沒有用了;這個房子,我們坐在這裏修練,正因為它周圍是實的,中間是空的,我們應用的正是這個虛。我們吃飯,如果嘴巴沒有空間,都是肉,飯也就沒有辦法吃。在日常生活中,步步是禪。只要留意,就會看到任何物體都是虛實相融的,虛部的應用要比實部廣泛得多。而虛部都是包容生命的,實並不包容生命。

華藏觀認為:陰與陽、虛與實本來就是相融的。沒有一個東西純陰,也沒有一個東西純陽。沒有純虛,也沒有純實。沒有絕對的精神,也沒有絕對的物質。二者必然是相融的。我們辦一件事情,辦事情的過程是行動,比如我端起這個水壺倒水,這是行動過程,但必須由我的思想指揮這個行動。就是說,我渴了,要喝水,思維神經傳導給感知系統,感知系統馬上下一個指令給我的手:倒水!如果我是一個白癡,我就根本不可能去倒水。

大家可以去想一想,悟一悟,一件事情,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站在你這個角度上認為是好,站在他那個角度上卻未必這麼認為。所以事情沒有絕對的,必是虛實、陰陽相融。好與壞也是如此,好中可以引出壞的結果,壞中也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如果依此指導我們一舉一動,無疑是很逍遙的了。不受這個陰陽的限制,就能抓住萬物的根本。這就是華藏的指導思想。它的任何方法、任何功能都是一個意念。經過修練,達到這個層次之後,任何方法都是沒用的了,都必須丟掉,萬法在一念之中,唯有一念真。你意想它怎麼樣就怎麼樣,這一念才是真如的。我們所說的省悟,就是這個道理。除了你的一念之外,都是假的,唯有你的一念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