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版 设为首页加入我的最爱

大三元——打破兩極對立的時空思維模式

這種模式我們延伸了很久很久,如果以二元論就是這樣了,對不對?那麼如果是以統一論,現在的所謂統一論,那就是這樣了,必然兩極之中以中間作為媒介,不管人也好或者是什麼,以中間作為媒介來溝通上和下,溝通對與錯,溝通真與假,當中能找到統一規律。但畢竟如果離開這個中間這一點,溝通和統一的前提,是必須要有這一個中間點。當這個中間點一旦失去了,那就意味著你沒辦法溝通。

落到實處,我們再重複講落到實處,我這一個人,我溝通了過去與未來,現在我活著,當我一死了,那就意味著我不存在了。如果以這種模式來說,我依然存在,對不對?還依然存在。而且是以這種思維模式,時空是分離的。那麼如果是建立另外一種無限的認識,我們來設計,把一、二、三設計成1、2、3。畫得太不地道,拿一個茶杯來,不是很圓,但是你們可以看得出來。把這個三才這樣,變成這樣的話,那我們下一步就要講到這個宇宙的本質了,這個物質世界在時空的轉換規律當中,以什麼形式存在。

如果是這樣的話,把它作為過去、現在、未來,它們之中之間,不管它方向怎麼轉,過去、現在與未來始終是連貫的,是溝通的,它不是分離的,也不是對立的。那麼過去與現在、與未來,從本質性或者是它本來就是這麼一種存在規律,本來就是這麼一種存在規律。在過去當中,如果以現在作為支柱點,在現代當中,它既是可以直按地溝通過去,同時可以直接地溝通未來,而且它們過去、現在與未來當中是連貫的。把中間這個交接去掉,那它的時間是沒有分割的,因為本來就是這樣嘛。那如果說從時間上來說,五百年前,五百年後,包括中間這一段,從時間來看,時間的運轉規律,時間是不能分割的,對不對?你不能說一點、二點、三點,然後其餘的時間再來五點、七點,沒有那回事,它是連貫性的,時間沒有間隔性,它中途不會停頓,那意味著它不會把你過去,和未來,和現在,在某一個空間點給你停頓,不走了,沒那回事,它照樣走,那麼時間是連貫的。

由此人們就會提出另外一個質疑,那就是空間,出現在空間上,空間不連貫,這就是歪理了。既然時間是連貫的,你說哪一個空間不連貫?你們能夠指出哪一個空間不是連貫性的?而空間與空間之間,中間那個不連貫的又叫什麼呢?還是空間。空間具有連貫性,時間也是連貫性。那麼同時,時間和空間的運轉規律、消長是同樣的,速度是平行的。比如說當我過去、現在與未來向外不斷擴展,那就中間這空間隨之於它所擴展。對不對?空間向外擴展的時候,時間往前走。再講一個“謬論”,我自認為別人說是謬論啊,如果空間收縮,意味著什麼呢?倒轉。那麼由此來說,過去、現在與未來,時間它中間不能間隔的,前世、今生和來世,時間它是連貫性的,同時呢,空間它也不可能分離掉,過去生活在過去的空間,那現在和現在空間,未來和未來空間,空間的間隔也沒有任何一家理論,和沒有任何一種說法,說空間能夠分離,把空間分成一塊一塊,在塊與塊之間中,它有條和條的這個樞紐。北京到上海,這是北京的空間,那是上海的空間,但它中間那一個,把北京和上海連貫起來的,它也是空間啊,它不能不是空間。那就說明,我從北京到上海去,就這個路程,這個空間,它也是連貫的,時間也是連貫。那就是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啦?因為我們對過去、現在與未來三個時空點的分離,問題出在我們的意識,所以決定它的存在。那說明我們的認知不行,還沒達到本原,而且把上中下隔閡、去分離,因為我們的思維就分離了,那麼這種所謂的時間和空間也就分離了。

它本身,時空它沒有分離的,而過去、現在與未來相互轉換中,沒有分離的。如果是我們建立起這種模式,可以從兩個角度,一個是,當然現在還不能夠達到普遍去這樣做。如果普遍這樣做啊,那就說明這個世界會變得一塌糊塗,而且有可能存在,所謂存在,拿我的師父給你們做試驗。我其中有一個師父啊,他是一個朝代當中六個太子、六個皇帝,經歷了六個皇帝。而這六個皇帝,他都是這六個皇帝的師父,太子太傅嘛。那就意味著他起碼是民國以前的,對不對?我們就從清朝最後這個王朝,最後那個皇帝算起,那六個皇帝,那你又說他今年多大了?好象他的存在……因為他的意識決定他的存在,看起來你絕對不會說他超過六十歲,不會。然後大家如果有興趣。等一下我會提供給你們一張照片,這從他的存在上。另外,時空上對他來說,他是沒有什麼分別的,這個照片為什麼可以提供?我在這邊,我們北京華藏中心第三法壇,我在授戒牒的時候,他可以遠在幾千里之外一個的空間,就現在的三維空間啊,我一、二、三,我剛把他的法號稱完,一頂禮,他“啪”站在我身邊,然後,等一下有照片為證。你說他怎麼來的?他怎麼來的?實際上對他來說,這個空間和時間沒有,它是連貫的、一體的,沒有分離的,是一體的。那時候,就回到我剛才舉的那個例子,他想一下:我到北京中心,到我徒弟身邊去。他這麼一想,他就來了。而你們想:我去上海去。你們想吧,去不了。那就意味著他的生物功能和我們不同,對不對?他具有這方面的功能,那為什麼不同呢?他的意識和我們不同,意識決定他的存在,他的思維和我們不同。

等一下會給你們提供這張照片,而我們參禪的弟子都在。那為什麼會這樣呢?意味著對他來說,時空是連貫的,此地和他方是沒有界限的,就是說沒有障礙的。那麼過去、現在與未來對他來說也不存在著這種中間的鴻溝,它不間隔,連貫性,這種連貫怎麼量?由他的意識決定他的存在,由他怎麼想那就怎麼想,那麼他的思維模式和他的世界本原就是這種關係啊。

從今天開始改變過來了,(指黑板)不要這種關係,更不要這種關係了(B圖),就是這種關係(A圖)。

事相是這樣,現在找一個話題來給你們,物相也是這樣。以事物的消長規律來說,“無”它就意味著它的發展是什麼呢?“有”。“有”的發展是什麼呢?“無”。由它這個空間點,它存在,不管它怎麼擠,它這個空間點、這個虛空它永遠存在,你擠不完它,對不對?不管它怎麼擴,這個空間是越來越大。你知道中間是什麼?這中間是“有”嘛?中間是“有”,而且兩極之中的交叉的中間,那麼就意味著從“有”到“無”。這種空間它是越來越往外窄,這個是越來越往內收,因為這個是長的規律,這個是消的規律,從“無”到“有”是長的規律,對不對?從“有”到“無”那就是消的規律。

隨之于這個空間向外延擴展,那麼時間往前走;如果時間向內、收縮,時間倒退。它這種倒退的現象體現在什麼地方?如果是這個空間,整個銀河系的空間,全都把地球擠在這裏的時候,所謂的時間倒退就是說,整個空間狀態和地球的生態,那就從生物功能退化。那你可以查退化在某些時候,遠古什麼什麼時候,產生哪種,最後呢,到,哎,到那個植物、河流,最後到整個生態完全地出現了一片什麼什麼,到最後產生了真象有人說的那麼一回事,爆炸了,那只不過是回到原來那個時間。因為曾經有過,它是倒轉,空間收縮了。因為它中間是“有”啊,這個很危險的!從規律上來說它,是由“有”到“無”,“有”的決定那就是消的決定,空間是“空”,空的決定是長的規律,那人家的預測是不是帶有真實性?它確實是真實的,因為你從整個社會的運轉規律、消長規律,它的消長過程看,本身它就存在這個規律。

那我們怎麼樣?我現在是,把它中間,拿一個針給它穿一個點,給它穿一個“孔”,那就是本原的發展意味著外緣在向內收縮時,我中間這個空點正好在向外擴展,那麼它的界限只在於它往慢慢地收,我在慢慢地擴,最終就是到這個中間點,產生一個新的平衡態,形成一個新的模式。它存在嗎?存在。能不能扭轉?能扭轉。那扭轉也就是以這個規律去扭轉它,除此之外,沒有,你只能在中間給它穿一個點。那麼它這種空間呢,由外緣是向裏面縮,內核向外面擴展,到它內和外,到這個合融界限,外緣沒了,它所產生出來的是新的空間,那這個空間再無限度地擴展。

以這種思維模式來認識生物功能的統一規律上,主客統一。從理論上是主客統一,但從本質上已經超越了現在認知上的那種主客,它不存在你我的統一了。由於你和我的統一當中,產生了“他”,有“他”的存在了。這種統一過程,到最後存在,不是說僅限於這個正負和主客,那也就通過這種統一,已經是本質上、規律上是主客兩元的統一而已。當它統一出來的這種規律性,或統一出來的本質,已經是從主客變成了整體了,就變成了有“他”的存在了。就是說男女結婚,主客統一,他統一的結果將有一個“他”的存在,將生一個兒子,或生一個女兒,將有他們之外,由於他們統一的現象當中,出來的另外一個既不同於他,又不同於她,但同時又是他和她的這個焦距所產生出來的這麼一個新的結果,而這種結果你在統一現象上,你是看不見的。你唯有在統一的過程當中,最後他才能產生出來,他才能看得見。那這種統一的現象,它的規律已經是超越於我們從理論上的思維。從現有思維理論上,噢,主客統一,那麼局部、整體統一,它是主客統一,是局部整體統一。但它的統一過程當中,到最後,由於統一的過程當中所生產出來的那種現象和本質,已經遠遠超越於它主客當中的這個兩極了,已經是由一、二到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