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版 设为首页加入我的最爱

個體生命和群體生命的慢性自殺

當一個人,他的思維系統,已經局限和封閉在其自身生活的領域裏的時候,他對於其他客觀事物,對於其他領域的認識或感知程度,容易出現偏誤。由於往往是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他的行為,他對這件事物的認識程度,自然決定他可能採取的行為或舉動。

比如說,你認為自己對面的是一個好人,你對他的態度,和你面對一個壞人所採取的態度就會完全不同。同樣,一種客觀事物呈現在你面前時,你是去迎合它,還是去拒絕它?或者以你自己的認識水平去取捨它,這時候你往往會覺得自己像是陷入了一種非常徘徊和無所適從的局面。這可能會使某些人在對客觀事物進行認識或接受的過程中,正確一時,但卻無法排除種種錯誤的傾向。因為每項事物表現在你面前的時候,就象我們今天所開的會,當你還沒有站到那個層次,就認為這件事有利於你的生命規律,有利於你的生存,有利於你本身,對你有所幫助;反之,或者認為對你沒有任何幫助,而只對你有所排擠,甚至有損於你的生命規律。這時候,認識的正反完全取決於你本身的思維感知,或者對這件事情的見解。那麼這種見解是對還是錯?如果是對的話,你所接受的事物,你所形成的思維體系,當用它來決定你的行為或舉動的時候,以人生的全過程來看,你會少犯很多錯誤。進一步,你所從事的職業或者你在社會中的行為,或者你的生活規律,就不會給社會、給其他人帶來困頓和傷害。

如果我們面對擺在自己面前的一堆問題,不能去分辨它的好與環,便去接受它,或者已經陷入判斷錯誤,那麼若從人類歷史來看,人類總是往往因此而走了幾百年、幾十年的彎路。一種思想體系,一種客觀規律,一種事物,當被人們奉為真理的時候,人們就會推崇它,就會照著去做,到最後才發現所走的路是錯的,那麼最終結果必然是失敗的結果。最後將給我們人類,或這個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效應,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從一個人的生命規律來說,一個人遭受的損失並不是很大。但當這種行為從人的個體延伸到整體的時候,當你一個人對一種普遍存在的規律,認識上產生錯誤,或導致錯誤行為的時候,損失就巨大了。當一個集體、一個部落、一個國家,乃至全人類,都已經對生命本身的認識出現偏差或失衡的時候,然後去從事一種對生命的生存規律有損的,或不適應于生命生存規律的行為,不管從事幾十年、幾年或幾天,必然導致方向錯誤,最終造成事物的慢性自殺或生命的慢性自殺。這種慢性自殺已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一族人,乃至全人類,其損失面已是相當大。從這一點來說,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客觀事物或怎樣認識身外的世界?

從現在人類的認識水平和普遍規律來說,對這個問題我已在不斷地思考和深究,但現在還未得出準確的答案。我也希望我們在座的專家們能夠從這裏找出差距,讓歷史走出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