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科學
什麼是文化?什麼是科學?是科學推動文化,還是文化帶動科學?兩者的關係怎樣分清楚?華藏中心必須從現在開始,根據我整盤的發展策略和它的使命,華藏中心從組織結構、人員的編制和投入的力量方面,必須要比中國生命科學學會大十倍以上。它們不能同等,絕對不能同等。因為“中心”承擔的任務,要比生命科學學會所承擔的任務繁重,它不僅僅是從學科裏面去突出它的實踐範圍。因為,華藏文化體現在倫理之中,在宇宙人天學當中,它是一種文化規範。當人們和社會進入到一種文化層次,對人天,包括對倫理、人生觀、宇宙觀有什麼樣的認識水平,就有了諸多的需要,就必須在農業、工業和數理化方面繁殖出很多的學科。
任何學科的服務對象都是生命,那麼就看人們對自身生命的認識,對整個時空演變的認識,那就是一種文化。人的認識達到什麼層次,就會規範什麼學科相互地配套,以服務於這個生命的生存和演化。
所以,華藏文化在各個學科當中,首先要總結出,或者提示出過去、現代與未來生命的生存方式,生物的生存意義,宇宙時空的演變規律。也就是要總結出人、生命生存的真諦,以此規範人們,建立起一種倫理規範、生活方式,包括行為規範。同時,總結出過去際與未來際等等整個生命的演化過程中的共性問題是什麼,未來的發展應該符合什麼。
對現代科學,包括對生命科學進行路線性的指導,應該怎樣發展一個學科?是以六道之中的繁殖,還是以生老病死之中生命怎樣轉換,怎麼優化來考慮?以人的繁殖來說,是生下來,還是搞試管嬰兒?發展什麼樣的學科,建立什麼樣的生活秩序,就完全取決於人類的文化。這個文化有什麼框架?這就是身和影的問題了。拿我自身來說,每天,我用一種什麼方式和方法能使自己生活得最舒暢,我就會以這種指導思想,結合我的生活規範,去創造出適應我生活的物質條件,那麼,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和科學現象。
什麼叫文化?什麼叫科學?在科學之中有大量文化現象存在。所以,科學和文化沒有一個階段的劃分,當然,它們有一種先後的層次。這方面的誤區不是科學的誤區,而是文化的誤區。你要在文化的基礎上擺正它的航向。
現在,你們已經擺正華藏中心和生命科學的關係了,有不明白的人,你們就應該負責向他們解釋。如果說華藏是披著生命科學的外衣,那就不如說生命科學是披著華藏的外衣。兩者是不能混為一談的。它們不在同一個層次。任何時候生命科學都必須存在,要從科學的發展去規範各個學科,從實質上去規範。我們的戰術是以超常去規範,以尋常來實現超常。要明白,有生命的那一天,不僅是人啊,有生命,或者說時空存在的那一天,就是存在著一種文化現象。在遠古,人類的祖先用樹葉禦寒,你不能說那是科學。你也可以認為它是科學,因為它有實施手段。但是,從他們對自身生命認識的層次和對周圍環境認識的程度來說,那只能是一種文化現象。
目前,生命科學的發展,還是一種面目全非的狀態。這有歷史的原因。這個學科,我們在抽象上有個認識而已,文化上還沒有形成規範,還沒有直接找出各個學科的誤區。所以就出現搞生命科學也是搞華藏,搞華藏也是搞生命科學。
一旦華藏文化中心階段地完成了它的使命,從人類學的角度,它階段地對諸多學科總結出這樣一種思想意識,或者描述出生命生存、生命演化規律的整個方程。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這個總綱作為各個學科的指導思想。各個學科明確應該怎樣發展才能符合人類、符合生命的發展規律。這時,生命科學與華藏的關係就很明朗了。
就在我們成立學會的那一天,記者採訪我時,我說有生命的那一天,生命科學的研究就沒有結束。生命是一種什麼現象呢?以我們所講的華藏文化來給你揭示出生命現象、怎樣研究生命、怎樣規範生命、怎樣完善生命和超越生命。不能以現在的狀況,來給生命科學和華藏下結論。我們把生命現象規範為宇宙裏具有時空過程就是生命現象,我們給生命下了這個定義。從哪一個學科、哪一個論點都沒辦法駁倒這個定義。按照這個定義,包括我們的物質永恆在內的定律都要推翻,生物進化論和相對論都不存在了。
如果以蛋白質存在的形式作為生命存在的方式,人類發展下去,再發展十個世紀,都沒辦法突破這個空間和維度。這就涉及到生命的轉換沒辦法突破了,過去際與未來際沒辦法突破了,生命的延伸沒辦法突破了。如果停留在現有層次,再這樣發展下去,從現實角度來說,我們生活的這個空間,物質資源不斷地枯竭,它是不可能再生的,土地在不斷地沙化和滄海化。如果現在還不尋找出生命的轉換,包括物質能量的延伸和轉換方式,那麼,人類到最後就沒有了,不存在了。這個星球,它是有始有終,有生有滅的,在一個短暫的時空範疇存在的。如果現在人們不改變觀念,還是停留在原來的那個層次裏面,什麼進化論呀,什麼相對論呀,等等,可能我們這一代人充其量老不死的話活到二百歲,但是,一百到一百七十年以後,社會能源不斷地消耗,地質不斷地惡化,地球的溫室效應導致溫度不斷地升高,那個時候,夏天就不是三十幾度的問題了,有如進行桑那浴一樣,給你個六十度效應,你會象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爬,沒有辦法生存下去。
當然,要提高生命本能,在提高生命本能的基礎上,不要說全人類,就說中國,如果有百分之三十的華藏修持者,起碼就節約了不少糧食、能源、醫療費用。醫藥也減少了不少,無形中就是節約了能源和資源。
人們談什麼科學發展,卻沒有意識到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的生物功能就會影響到整個生態環境,只想到口袋裏面這兩千塊錢怎麼花才舒服,不去想什麼時候花完,花完以後怎麼辦?現在就管我自己、我這一輩子就行了,下一輩子我看不見。問題是恰恰下一輩子你是看得見的,你現在的行為不是說下一輩子你不知道的啊,不是不知道,那時會是個很痛苦的過程。
所以,現在進行規範時,我拋出了“定時炸彈”,我提出了一個生命的定義,在生命科學學科裏我逐漸滲透,我拋出具有時空過程就是生命過程。我一拋出來,包括在東北,很多高等院校的教授就要深究了,它適應於任何系統,他們再一深究我就好辦了,我就一點一點地來,到最後就能夠逐漸地轉換。這個生命的定義不僅僅適用於生物學,它適用於任何系統,那個時候就很容易延伸了。到那時,第一批跟我吵架的就是進化論、相對論。
不過現在做得很累了,如果我周圍的人理解的層次越接近我,我做得越輕鬆,你理解的層次越偏離,我越不能直接地跟你講,而我又必須要從各方面讓你去明白這個道理,然後跟著我走,那是很累、很累的一件事。我不可能告訴你,現在不可能告訴你,因為現在你的覺悟沒有到那個程度、層次。當你不明白的時候,你就認為不可能,不可能的事情你就不敢去做,那就沒戲了,那就麻煩了。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我佛世尊講了一個空中妙有或者無中生有。在我身上,我把它發揚光大得淋漓盡致,我什麼都是無中生有。沒辦法,沒有一個現成的環境,沒有一個現成的規律。當你認識這個規律和把握這個規律時,你就完全可以去創造這個環境和規律,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你們如果沒有認識到這個層次,沒有提高到這個程度,那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生命科學學會這個系統裏面,你可以以現在這種組織程序去發展,我不想過多地干預。現在存在一些腐敗作風和官僚作風,因為他們都是按社團登記法來搞的。但在華藏文化中心裏面,那就不是,那就釘就是釘、鉚就是鉚。我一直不把我成立的華藏文化中心的主旨和內在對他們講得很清楚,我怕他們對自己沒信心。如果我把它的重要性和使命一談開,今天華藏中心的這個籌備組,它以後對整個人類的發展歷史、整個人類的進化的作用,就不是一個社團的問題了。就象有些人所講的,你怎麼講它都不為過,怎麼評價,怎麼估價它都不為過。它做什麼都可以,什麼都可以達到。那就不是講華藏文化和生命科學是什麼關係,那就不在這個層次上了。當我跟他們說,你們絕對行的時候,首先你應該明白,在我們的概念當中,生命是可以轉換的,它是可以改造的,你目前具有的能量和你今天具有的,包括你以後應該具有的,那是不同的,所以你完全有能力把這個任務承擔下來。
在生命科學的章程裏面沒有一句說“促進世界和平,開闢人間淨土。”華藏宗旨只適用于華藏文化中心,不適用於生命科學學會。“指導並帶領世界人民,促進共同進步及和平”,就落到了華藏中心的實處。華藏中心也同我們個人修為一樣,它修成正果以後,就不是一個社團的問題,歷史背景不同。華藏文化中心要有這樣一種大氣魄,要敢違現在天下之大不韙,逆道而行。
華藏文化中心是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存在的面上是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以面到點,我們現在已經很清楚了,華藏它覆蓋著什麼系統,從現實來說,所有生命系統都包括在內。那麼,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就是說對華藏系統之中一種文化現象的規範,以此來襯托和推動方方面面的健康發展。在這個基礎上,我想針對個體、群體和整體的三個層次來展開討論。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就可以逐漸地積累和探索出針對於個體乃至於針對於群體,到最後針對于整體的文化框架和一種文化現象。
我在瀋陽講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你們可以初步地以點面結合,針對於自身的系統,在自身的修持路上、自身的心態、心性上、自身的人生道路上展開華藏內部發展,從整個華藏發展的道路上,淵源上可以展開的;第二個層次:對群體系統上,以華藏系統和其他系統、群體系統上存在著一些什麼樣的問題,找出一種什麼樣的現象,應該規範在另外一種什麼樣的現象上,去探索出應該走一種什麼樣的路子;第三個層次:從整體的角度勾畫出一個二十一世紀人類的未來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文化現象,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文化模式,指導人們去建立一種新的生活秩序、建立一種新的人生觀、道德觀、社會觀,以此來規範科技、科學的發展。
以後你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討論。但是,不一定要叉開,點面結合,我們就可以逐漸逐漸地與自身的、與華藏文化自身的文化現象來襯托出諸多的、與華藏文化有關的各種系統的現象,然後找出它們的共性,以此尋找出一種整體發展的文化現象和構思。在生命科學學會也好,在華藏文化中心也好,我們在其中都有一個使命,就是探索人與科技發展的新模式。
如果你不把文化框架勾畫出來,不明朗,它不成為一種框架、一種現象,那科學就無從發展。就象我昨天所講的問題,科學發展可以停滯五十年,但是如果文化,從文化現象或者是站在文化這個基礎上,如果停滯不前,不用說五十年,只要兩年,社會的文化信仰、思想概念、行為規範就要崩潰。這兩者有本質性的限制,也有本質性的區別。這本身就是華藏文化中心的一個使命。
先尋找出自己的規律,再以一個個體的規律去規範到群體,再去規範整個社會。所以華藏文化中心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還是萬變不離其宗,始終圍繞華藏宗旨。